高一的學生出現厭學的情況怎么辦
媽媽咪呀
2023.10.24 15:01
514瀏覽
1回答
辰明媽媽
目前,厭學現象在學生中普遍存在。從心理學角度看,厭學是指學生對學習的行為消極的反應。調查發現,46%的中國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有明顯的厭惡,只有21%的學生對學習持肯定態度。高中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又是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一時間難以適應從而產生厭學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家長要正確看待。
高一的學生出現厭學的情況怎么辦?
一、尊重孩子的興趣,在孩子學習或者生活中喜歡做的事情如果都是屬于興趣愛好的情況下,最好不要控制,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寬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喜歡的事,也是對于學習有好處的。
二、 多和孩子溝通,溝通時不只是談學習。學會傾聽并和孩子談論學習生活,這樣就是相互溝通對于學習的一些看法和經驗對后來發展是很有利的。
三、準確判斷孩子不喜歡學習的原因,并幫助解決,畢竟學習過程中也是要講究方法的,所以如果學習方法或者就是思路不正確的時候,作為家長可以及時的進行引導,幫助。
四、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系起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特別是在學習中遇到一些孩子沒辦法解決的事情的時候,如果生活中能通過去實踐來獲得的時候作為家長可以讓孩子主動的去做。
五、不要強迫孩子學習。父母對孩子提出的學習要求,要因人而異,不能一下子提得過高過嚴,更不能逼得太緊,否則會影響男孩學習的勁頭;如果父母提出的目標超過了男孩的能力,孩子就會變得焦躁不安,信心不足,潛意識中產生不滿或反抗情緒。久而久之,反而會影響對學習的興趣。
六、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多看孩子的優點,給孩子正確的期望。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方式一定要正確。
七、每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 ,學習是要講究效率的,所以還是適時的讓孩子學會去放松自己,這樣自己的學習效率也會相應提高的。
八、開展競賽,畢竟孩子都是有爭強心得,所以這種方式也是可以讓孩子去下決心學習,去尋找自己的目標。
九、關心孩子與同學和老師的關系,與學校齊心協力抓好孩子的教育。
十、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父母愛學習,起到榜樣引領作用。
高一的學生出現厭學的情況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心理不成熟、壓力。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學校和家長又給予過大的壓力,將會使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
生長在應試教育嚴重的今天,屬于青少年學生的自由空間少,導致不會溝通,把各方面的困難壓抑在自己心理,造成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而導致厭學。
第二,在極度焦慮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強迫癥。
如不由自主地去想、去做某些事,明明知道沒有必要去想,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擺脫也擺脫不了,非常苦惱,使注意力無法集中。有時候,自己做的事情自己都毫無主見,就像被思維控制一樣,昏暈而過,迷茫糊涂,而這種強迫癥,是不會貼附在學習上的。
第三,青春期性心理沖突。
調查發現,發生厭學與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關,當女孩出現初潮和男孩首次遺精時,由于神經、內分泌的作用,他們的警覺性增強,害怕學校其實是一種移花接木的轉換防御機制,通過棄學暫緩了“不被人發現”、“不知如何是好”這種潛在的性心理壓力。
第四,學習缺乏主動性。
孩子不會學習,這類孩子在學習時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舊知識結合起來學習;不能選擇重要的內容而放棄不重要的內容;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正確、合理地表達出來。這樣,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內容,自然產生厭學情緒。
上一篇:高一了孩子突然不想上學怎么辦
下一篇:高二的孩子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