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怎么改善
小月亮媽咪
2023.10.20 14:39
419瀏覽
1回答
小柚子寶媽8
孩子膽小只是他們內向性格的一種表現,和勇敢、自信、開朗沒什么不同,但是很多家長都喜歡自信開朗的孩子,覺得膽小是一種不好的性格。那么孩子膽小怎么改善?
孩子膽小怎么改善
1、了解孩子內心
孩子的到底為什么會膽小?成年人看到的只是表象,是一些具體的行為,作為家長,更應該去了解孩子的內心,到底經歷了什么?這就需要家長具有同理心,去真正發現孩子內心的秘密,找到膽小的原因。
2、讓孩子直面恐懼
孩子有時候之所以會害怕,是因為他們對于未知的東西,對于他們所害怕的東西并沒有一個真實的了解,他們總是喜歡將想象的東西帶到現實生活,是因為他們對于外界的不了解。就比如孩子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的時候,家長不妨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去讓孩子直面黑暗。可以采用和孩子一起抓鬼的形式,讓孩子知道黑暗并沒有那么的可怕。
3、采用賞識教育
每個孩子身上都是會有閃光點的,而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和別人溝通,不愿意和別人社交,都是因為他們對自我的不自信和不認可,所以針對于這樣的孩子,家長不妨建立他們的興趣點,讓他們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練就自己的特長。
4、讓孩子學會拒絕
有一些刺激的項目,孩子不敢去完成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那些危險的項目也的確有可能會造成一些危險的后果,所以當孩子無法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不敢去挑戰這些危險項目的時候,家長不要一味的去逼迫孩子。倒不如直接的告訴孩子,當孩子無法突破的時候直接學會拒絕。也不要因為別人能夠做到而自己做不到而感到壓迫,每個人身上都是會有弱點的。即便是你做不到,那也并不意味著你就會比別人差。
孩子膽小的原因
1、家長太強勢
大多數的家庭里,都是媽媽在管教孩子,父親只是負責賺錢養家。所以,一般寶寶出現膽小怕人的情況,都是寶媽強勢造成的。孩子無論做什么,都要嚴格按照寶媽要求的來,而且不能出錯。一旦出錯,寶媽也不會去理解孩子,只會各種嚴厲地指責。慢慢的,孩子對寶媽有了畏懼心理,再做事情,心理負擔很重,怕做不好,這樣更容易出錯。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懦弱膽小起來,因為唯恐做錯事說錯話,索性避開人群,一個人獨處。
2、封閉的社交圈
這個是最常見的。許多家庭,太過愛護孩子,就很少帶他出門。再加上現在家庭戶都是小單元的,親戚少,同年齡的孩子更少,所有他能夠接觸的人自然就沒幾個。孩子沒有鍛煉的機會,遇到生人時,會下意識地躲避。這種情況,在偏僻山區的孩子身上更為常見。因為地處偏僻,與外界少有接觸,孩子們一年到頭,除了村里的那幾個人,根本就看不到外人。
3、家長的過度保護
小孩子的認知有限,對于陌生的事物,他們總是無所畏懼,比如剛燒開的熱水,熊熊燃燒的火焰,孩子們都敢上前摸一摸。這樣危險的舉動,家長們自然是需要及時制止。但在制止的時候,很多家長緊張過度,對著孩子大吼大叫的,反而會加重孩子對陌生事物的恐懼感,讓他對一切不了解的東西都產生害怕的感覺,膽子自然就小了。
另外,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長總是擔心孩子會出意外,比如孩子搬什么東西,家長就覺得孩子會被砸到,干脆自己代勞。這種過度的保護,導致孩子越來越依賴家長,孩子也就會慢慢變得膽小了。
上一篇:孩子不聽話應該怎么教育
下一篇:孩子不聽話有什么辦法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