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級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愛笑的琪琪
2023.10.17 14:21
414瀏覽
1回答
宸熙宇媽媽
小學六年級的孩子,不管是生理上、心理上,還是孩子學業的發展上,都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因此,家長與老師互相配合,做好對孩子的教育,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那么,6年級的孩子該怎么教育呢?
6年級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1、加強對孩子有關吃苦耐勞精神的教育。
最后這一段時間,由于學習任務的增加,孩子肯定會覺得比平時更辛苦。但是從人的一生來看這種辛苦,是孩子的一筆最好的精神財富。我們家長要經常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特別是在孩子有怨言的時候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為他們講道理,使他們懂得,不努力、不吃苦就不會有大的收獲。同時對他們通過努力、勤奮得到的進步要表揚、鼓勵。使他們苦中有樂、苦中有希望。
2、加強對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方面關心。
學習任務的加重,孩子的體力消耗變大,適時增加平時的用餐營養。在睡覺、穿衣等一些細節上要更加重視,以防孩子生病。要知道,現在一感冒就會落下課。由于時間緊,節奏變快,一旦落下,就很難有時間補上。另外,在休息方面也要加以監督。不要讓孩子的睡眠不足,到一定的時間提醒孩子休息,控制好電視的收看,電腦的使用時間。
3、許多中外科學家成長的事實都說明,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成功起著很大作用。
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使孩子受益終身,否則貽害無窮。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只停留在學校教育活動中,還要求家長積極的與學校老師配合,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與學校老師達成共識,從而取得教育孩子的協調性、一致性。
4、家長要多與老師聯系及時溝通。
家長與教師的交流方式是多樣的,如面談、電話交談、寫信等,家長可以通過這些方式從老師那里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也及時把孩子在家的表現如實反映給老師,從而針對孩子的優缺點共同協調配合及時的給與表揚或糾正,調整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5、一般來說,教師是學生尊敬或崇拜的對象。
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崇高的,但教師也不可能沒有缺點或錯誤。家長應正確看待這一問題,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教師,這樣會讓孩子產生“信任危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此外家長也必須用教育理論知識武裝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以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效能。只要家長能堅持家庭與學校教育并重的原則,形成教育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才能在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教育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加強對孩子的課外時間管理。
平時看到孩子晚回家,一定要問清原因,有必要打電話與老師聯系。千萬不能留下管理上的空白。因為現在壓力變大,有的人會自我逃避,去網吧、商店,去放松一下,有時應該叫放縱一下。這樣就很容易出問題。另外一旦發現該到家時沒有回家要及時與老師聯系。查明原因,進行相關的教育。在星期六或星期天的休息時間,也要對孩子的活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F在有一個不好的現象,就是一到星期天,學生的作業質量就特別的差。一個星期辛辛苦苦養成一點好的習慣,一下子全放湯了。可以看出星期天,孩子在家缺少管理,把學習放到了一邊去了。
7、重視孩子的集體活動。
要支持孩子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和進取心。積極支持、鼓勵孩子投身社會實踐。使之在學校、社會等各項公益活動中磨煉意志,陶冶情操,消除“自我”意識,自覺融入社會,從小培養“我為人人”的意志品質
8、用實際行動關心、幫助孩子的學習。
(1)平時多了解孩子的作業和測驗情況,重要的是要把作業和測驗打開親自看一看,不能一問了之。
(2)平時有空多陪陪你的孩子,在旁邊看一看你的孩子是如何做作業的。特別是一些作業速度比較慢了孩子,更應該要多觀察,幫助他找到根本原因。
(3)參與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幫助。英語背誦,可以幫助孩子進行抽背,語文也是一樣,還可以對一些基礎知識進行抽背,以及監督一些默寫作業。我們有許多家長都很有耐心,孩子默好以后,簽一個字,作為證明。
(4)多鼓勵,少批評。多正面引導,少橫向比較打擊。敵視伴隨著孩子,他學會爭斗。下面這段話與大家共享:嘲弄伴隨著孩子,他羞愧靦腆;鼓勵伴隨著孩子,他信心倍增;贊美伴隨著孩子,他鑒賞有方;認可伴隨著孩子,他愛心常存;分享伴隨著孩子,他慷慨大方。
(5)多談心,減輕學習的精神壓力。
上一篇:6年級小孩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下一篇:12歲男孩不聽話該怎么管教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