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
鑫欣倆寶
2023.10.14 18:03
517瀏覽
1回答
靈兒小可愛606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轉折期。因為青春期的孩子生理發育十分迅速,但心理發展速度相對緩慢,使得身心發展處在非平衡狀態,容易引起種種心理發展上的矛盾。因而青春期教育問題,一直是家長們最重視也最頭疼的問題。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其實就是更適合孩子的教育,那么,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有哪些呢?
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
1.情景教育法
發揮家庭教育靈活機動的優勢,充分利用生活現成的情境,自然地恰當地進行教育。孩子身處其境,感受其事其人,父母在旁邊給予觀念的點撥、態度的選擇、行為的指導。此法關鍵在于時機的把握。
2.自學自省法
買一本或者借一本適合青少年閱讀的青春期教育科普讀物,讓孩子自己閱讀,開開竅,從中受受啟發。別懼怕性知識性科學進入你家,封鎖這方面知識是不明智的,其實也封鎖不住的,孩子好奇,從非正常渠道獲得的非科學的性知識,會更令家長不放心。選一本好書,就是請來一位好老師。孩子自己讀自己琢磨,比父母在一旁喋喋不休要科學多了。
3.觀念滲透法
所謂觀念滲透,是為了避免父母的生硬灌輸、直接說教而采取的一種議論生活中其他教育素材,從而取得性道德、性教育觀念的暗示方法,這對小學生和初中生有明顯的教育效果。
4.興趣轉移法
青春期孩子精力充沛,活動能量很大。家長不要以為整天學習就可以拴住他們的心。父母的任務是把家庭生活安排得豐富一些,每逢周末,安排一些全家參與的趣味活動,讓孩子盼望著周末雙休日的到來。例如,春游、遠足、一人一菜烹飪賽、春節家庭小制作等,家長要鼓勵孩子學習攝影、繪畫、彈琴、集郵、登山、游泳等,這樣就可以使孩子的注意力、興奮點轉移到健康有益的活動中,為他們充沛的精力找到用武之地。
5.日記疏導法
允許、支持孩子記日記,要求寫真人真事,提倡寫真情實感,留下少年時成長的足跡。這既是持之以恒的意志鍛煉,又是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還是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環境、認識自己的自省自律的好方法。孩子如果把日記鎖起來,也很正常,應該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其實,允許孩子在日記中編寫自己的幻想情節,創造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在日記中浪漫一番,這是合情合理的心理宣泄,有利于性格內向孩子的心理調適。
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特點,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家長們應該因地制宜,做出靈活的、富于變化的選擇,給青春期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影響。
上一篇:青少年厭學心理問題與對策
下一篇:13歲的男孩到了叛逆期怎么教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