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父母和孩子無法溝通
王心寶貝5201413
2023.10.10 17:20
528瀏覽
1回答
九斤媽媽
溝通是促進親子關系的主要橋梁,一旦父母和孩子無法溝通,那么父母和孩子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甚至是孩子叛逆不再聽父母的話。那么您知道為什么父母和孩子無法溝通嗎?您知道遇見這樣的問題應該怎么解決嗎?
為什么父母和孩子無法溝通
1.溝通意識淡薄
??有些家長根本意識不到溝通的重要性,尤其是孩子年齡比較大的家長,覺得孩子完全可以自理了,很少抽時間與孩子溝通,出門在外的家長甚至十天半個月不與孩子聯系一下。有時候孩子主動尋求與家長溝通,家長也只是心不在焉地哼哈了事。
2.不了解孩子的情況和心理,不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問題
孩子是比較感性的。當他們心情好的時候,話就顯得特別多,甚至追著家長說,同樣的內容可以重復很多次,似乎永遠也說不完,這就容易導致家長的不耐煩和反感。
當他們心情低落的時候,有可能一句話不說,或者拒絕家長溝通的試探,這又讓家長覺得孩子不希望溝通。
實際上,很多情況下,他們拒絕溝通并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溝通,只是他們希望先冷靜一下,這本身就是他們在有意無意地準備溝通的前提。當然,有的孩子拒絕溝通是因為家長的溝通方式不是他們所期望的,我們不妨調整一下溝通方式。
父母應該怎么和孩子溝通
1.巧妙的說話
說話的內容固然重要,但相同內容的話,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即使成年人也會有這種感覺,更何況年幼的孩子。父母如果對自己的語言方式作些講究,可能教育的效果就會大不一樣。
不同的說話方式,能夠獲得不同的溝通效果。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和技巧,我們作為父母首先要學會這種有效的語言表達方式,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跟父母交流的輕松和愉快,而不是出現了不滿或者抵觸的情緒。
2.良好的情緒
作為父母在溝通中要盡可能地避免使用太強烈的詞匯。不要在生氣時溝通,有的家長因為暴怒的情緒無法控制自己,容易語無論次,說很多傷害到孩子心靈的話。當父母陷于不良情緒中的時候,是無法對孩子進行教育的。
如果你經常說:“你讓我很難過”;“你傷了我的心”;“你把我逼瘋了”。這容易讓孩子產生被指責的感覺,很容易使孩子反感。
父母的語言,總是表達著父母的情緒、心態。幼小的孩子,雖然語言的理解能力不及成人,但對于情緒卻十分敏感。
3.善意的聆聽
你是否誠心交流,并且是否能夠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并進行有效表達,不僅包括理解孩子的處境、思想狀態、同時包括維護孩子的自尊,加強孩子的自信,再請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真正的溝通高手是一個熱衷于聆聽的人。善于傾聽,才是父母對于孩子最基本的素質。
上一篇:高二孩子玩手機上癮對策
下一篇:高二的孩子玩手機上癮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