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出現厭學情緒應該怎么辦
九斤媽媽
2023.12.29 14:23
384瀏覽
1回答
叮當小可愛lv
一些學生因為一些小小的事情開始對學習不能認真的對待,如果家長一開始不能很好的引導,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的話,久了就會導致孩子的厭學情緒越來越濃,最終走向休學,輟學的道路。如果家長還要孩子更優秀,還是建議家長能夠積極引導孩子的學習,讓孩子在學習上取得成功。
學生出現厭學情緒應該怎么辦?
1、需要調整心態接納現狀
當孩子出現厭學現象后,家長盡管很著急,但還是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好好溝通交流。只有先接納孩子、共情孩子,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家長不要因為著急,就責罵或否定孩子,或者給孩子貼上諸如“沒出息”“懶孩子”等標簽。這些行為只會在孩子心里形成消極暗示。只有一起和孩子耐心分析,尋找厭學的根源,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2、家長要有合理期待
同時幫助孩子對自己形成合理的自我期待與目標。家長如果對孩子期待過低,孩子會失去目標感和價值感,不容易產生動力。如果期望過高,孩子又會因為壓力陷入焦慮無助的狀態。同樣,孩子對自己也需要有合理適當的期待。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客觀分析現狀,幫助他給自己建立正確的定位和合理的目標,孩子才會產生持續向前的動力。
3、需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生活環境
盡量把孩子的學習環境布置得干凈整潔。電子產品、玩具等干擾源盡量放在遠離學習環境的地方,幫助孩子專注于自己的學習任務。
4、挖掘學習動機
家長應當發現孩子的優點,并且多鼓勵孩子,培養以及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學習當中找到成就感。
5、給予方法指導
家長也要給孩子講解一些新的學習方法,并且對人際交往技巧進行指導,讓孩子更好的融入到學校以及班級的環境當中,良好的環境有助于提升學習能力。
6、改變家庭教育模式
家長不應當過度關注分數,不要經常斥責孩子,要多與孩子溝通,改善父子以及母子的關系,理解并且尊重孩子獨立自主的要求,不讓有孩子有過大心理壓力。
學生出現厭學情緒的表現:
一、輕度厭學:主要表現為不喜歡學習,對學習有抵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下不完成作業、抄作業或者應付作業等,輕度厭學主要表現在思想上的抵觸。
二、中度厭學:將思想上的抵觸付諸行動,出現上課不聽講,經常出現遲到甚至曠課等違紀現象,人際關系也會隨之出現問題。
三、高度厭學:由思想和行動發展到了心理問題,對學習充滿了恐懼,心理上十分自卑,不愿再回到學校,不敢面對老師和同學,這類學生往往會休學或者退學。
學生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
1、學生自身學習動機不強,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這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學習被動,對學習感到乏味。他們感受不到學習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快樂,反而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烊兆?。
2、家庭教育方式的偏頗。有的家長忙于自己的事業發展和賺錢養家,從而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只提供給子女足夠的零花錢,對于孩子的成長關心不足,孩子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持與溫暖,而家長一味的用物質付出作為資本來要求孩子的學習成績。這些孩子吃喝不愁,學習成績卻每況愈下,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得不到滿足的,學習體驗是不快樂的,容易造成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
上一篇:孩子高二厭學堅決不肯上學怎么辦
下一篇:如何解決學生厭學情緒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