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怎么教育
靈兒小可愛606
2023.12.27 10:40
533瀏覽
1回答
小艾米寶寶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取決于大人的指導鼓勵。首先,成年人要給孩子們示范每件事情怎么做,示范很清楚,要保證孩子們學會。第二,孩子學完后,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所有孩子都希望自己獨立,想證明自己能做到,我們成年人為什么不給他們機會。再次,大人要堅持監督和評價,孩子要做好,一定要及時肯定,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怎么教育?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很多孩子剛上幼兒園最不習慣的地方就是睡覺。因為在家里睡覺是想睡的時候再睡,睡不著家長抱著哄睡。而在幼兒園,小朋友都是吃完飯到點上床,自己睡覺。所以,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
2、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獨立性
要教導孩子獨立自主,不能事事依賴父母。教育孩子明確目標以及任務。 多讓孩子自己動手。讓其學會照料自己的生活,諸如穿衣、系鞋帶、梳頭、洗臉、吃飯等。避免孩子養成懶惰的習慣。
3、讓寶寶參與家務勞動
3歲以后,可以讓寶寶參與到家長的家務勞動中,比如打掃衛生、購物、洗菜、洗碗等。對自己的孩子要有信心,不要擔心做不好,剛開始時每完成一種家務勞動及時表揚,隨后減少表揚次數,避免孩子為了掙表揚或獎勵才勞動的現象。家長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而非只是為了孩子開心。
4、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
作為家長,你既不需要購買專門的器材或操作手冊,也不需要刻意創設一個環境。因為,日常生活中就充滿了各種事情,玩具玩好自己收拾,自己的襪子自己洗,媽媽買菜、孩子可以剝豆子等等,數不勝數。
5、營造寬松氛圍,耐心等待
成長需要時間。孩子們可能拿著筷子卻夾不起飯菜;可能想穿衣服卻找不到衣袖的入口;可能想下棋,卻亂走一氣。不要要求孩子第一次就做得好,他們需要一定的時間。當他嘗試的時候,等著他,鼓勵他。相信孩子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會成長得很好。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案例:
1、天才少年考上大學,17歲讀研究生。20歲時,因生活自理能力差,知識結構不適應被退學。其導致這樣的結果,主要原因還是他母親造成的。孩子上中學開始,母親就一直陪讀到大學,其間,家里的家務活如:洗衣、做飯、打掃等一切事情,都不讓孩子插手,在這樣被“呵護”下的孩子,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幾乎為零,是非常不利于生活的。
2、“媽,你看到我的毛衣了嗎?”“媽,我的護照找不到了!”出門收拾行李的小明面對雜亂無章的房間十分發愁,試圖尋求媽媽的幫助。提前一天就提醒孩子收拾行李的媽媽站在門口,十分無奈。在媽媽眼里,14歲的小明雖然外表已是一個小大人,但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卻還是個小學生,從來不整理自己的衣服,完全沒有時間觀念,甚至因此被學校請家長。
上一篇:孩子抗壓能力差如何教育孩子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