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鍛煉孩子的吃苦精神
媽媽愛程程寶貝
2023.10.09 16:16
423瀏覽
1回答
星稀小可愛u
如果從小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過分溺愛,沒有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好品質,長大后孩子就不能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苦”。比如學習成績下降就會退縮,工作沒有找到就氣餒等,那怎樣鍛煉孩子的吃苦精神?
怎樣鍛煉孩子的吃苦精神
1.培養孩子生活中動手的能力
從小事做起,根據孩子的年齡段,選擇孩子適合做的事,讓孩子自己動手。孩子兩三歲時,可以讓他出門時拿一些較輕的東西;孩子五六歲時,就可以讓他學會自己整理玩具、擦桌子;孩子七八歲時,可以讓孩子幫忙買菜、洗衣服;孩子十幾歲時,可以試著讓孩子自己規劃生活費;總之,家長要讓孩子多多動手,不要怕孩子吃苦。
2.培養孩子的集體、團隊意識
家長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團隊協作能力。從幼兒園第一次接觸集體生活開始,就要教會孩子如何與人溝通,合作,分享;遇到困難要勇于面對,勇于承擔,不要依賴他人的幫助。
3.主動地給孩子設置“攔路虎”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家長可以適當的給孩子設置一些“攔路虎”。讓孩子完成一些如自己去奶奶家,單獨購物等任務,通過完成任務后的言語表揚或者物質獎勵,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慢慢習慣“吃苦”。
另外避免孩子好逸惡勞,家長平時應該注意讓孩子從小事做起。
對孩子吃苦耐勞品質的培養是貫穿孩子整個成長過程的,不能一蹴而就。這就要求家長不能過分激進,要從小事做起,從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通過教給孩子生活的基本技能,讓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學會不怕吃苦的品質。
吃苦耐勞的品質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學會的,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們要堅持在生活中點滴的積累,堅持讓孩子做好一件件小事,不能隨意妥協退讓,更不能三分鐘熱度。實際上,正是每一次想退縮、妥協時的咬牙堅持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品質。
上一篇:十六歲不上學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十歲會不會叛逆期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