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和高中生兒子溝通
愷愷麻麻520
2023.10.01 11:40
721瀏覽
1回答
靈兒小可愛606
高中三年是孩子人生的重要階段,從初中到高中,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都面臨著很多變化,家長在不同時期的角色也在發生著變化,逐漸從一個教育者、培養者、管理者,轉變成孩子的引導者、陪伴者、同行者,讓孩子從依賴走向獨立,那么怎樣和高中生兒子溝通呢?
怎樣和高中生兒子溝通?
1、尊重孩子,學會傾聽。
雖然孩子的思想和心理還不夠成熟,但他們是獨立的個體,做父母的應該尊重他們。一位家長抱怨孩子在家房門緊閉,老用平板,而當老師詢問他時,他實際是在補網課筆記,怕家人吵,需要安靜才關門。所以,父母不能不問青紅皂白,一味的指責批評,一味的要求孩子應該“怎么做”,而要多去了解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做”。家長平時多給孩子說話的權利,多創造讓孩子說話的機會,認真傾聽,培養與孩子溝通的習慣。
2、多換位思考。
很多孩子不愿和父母溝通,是因為平時和父母傾訴自己的煩惱時,父母總認為那些事微不足道,殊不知這些事往往占據著孩子的心靈,孩子的成長更多依賴于這些渺小的東西。如果家長能夠以孩子的視角去思考問題,那么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憂樂,更好的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也能給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孩子的所思所想能夠及時被父母“看到”,孩子就會有意愿和父母溝通。
3、學會管理情緒。
面對生活、工作中的諸多壓力,家長會產生負面情緒,要學會試著運用一些合理的方式將其宣泄出去,如運動。憤怒的父母罔顧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會降低理性思考的能力,很容易對孩子動怒,出現“暴力”或“不理智行為”。會對自尊心很強的青春期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就更談不上和孩子有效溝通了。
4、關心孩子身心健康。
學習成績很重要,但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父母過分關心孩子學習成績時,孩子們會誤解父母的關心。而且,高中生的課業負擔非常繁重,有些孩子難以承受,容易精神渙散,情緒不穩定。家長一定要特別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給予心理方面的關注。
5、更新教育理念。
按理說,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多孩子不愿和父母溝通,是因為他們覺得父母只關心成績而不關心他們內心的想法和需求,總是以大人的姿態居高臨下地說教。孩子進入高中,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如果家長依然采用小學初中的強壓式方法,必然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愿與父母溝通,因此家長要學著更新教育理念,調整教育方式,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尊重和信任時,自然就愿意和父母溝通了。
6、家長要善于運用多種溝通渠道。
孩子到了中學階段,已經有了比較強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繁重的學習任務,使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時間相對減少,尤其是住校的孩子,雙方溝通機會更少。家長要創造盡可能多的溝通渠道。如周末和假期是家長與孩子的重要溝通機會,家長應回避應酬、減少工作,盡可能與孩子一起,聊天、看電視、聽音樂、上網,出游等,都是溝通的有效形式。此外,不要忽視電話的作用,與住校的孩子臨睡前通個電話,相互問候一聲,是家長與孩子都能感受的一件很愉快事;很多不方便當面和孩子說的話,還可以通過發短信的形式將自己的關愛傳遞給孩子。
7、和孩子一起外出。
經常和孩子一起外出,去旅行也好,去戶外活動也好,總之一定要經常。在這種隨意、自然的環境下,孩子會比較愿意和父母溝通,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此外,若是父母不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那么可以借助“外力”來與孩子進行溝通。一是可以借班主任的力,二是可以借孩子好同學的力,三是可以借科任老師的力。這些方法只供參考,父母可以加以嘗試。
上一篇:怎樣和青春期的女孩子溝通交流
下一篇:怎樣讓孩子玩不了手機游戲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