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洛水伊佳人
2023.12.21 10:40
1330瀏覽
1回答
小小馨欣兒吖
很多孩子厭學了,大部分家長把自己的錯誤歸咎于學校生活:枯燥的課、負責的老師、頑皮的同伴、糟糕的教育體系、多余的課外學習……但忽視了,事實上,家庭教育是大多數孩子厭學的根源。如果您的孩子感到學習疲倦,很可能父母曾說過類似以下的話。
孩子厭學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第一,“如果你得XX分,我將獎勵你XXXX。”
獎懲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使他們感到焦慮。當學習動機不再是一種內在的興趣,而是一種外在的獎勵……
許多家長習慣于用獎懲制度來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他們的孩子考試成績好,他們會給他們一個游戲機并帶他們去游樂場。如果考試不及格,則不得看電視或玩游戲。
這樣真的有用嗎?
父母的意愿無非是讓孩子經歷差距,考試好壞區別對待……然而,孩子往往變得功利,在這種獎懲體系中,失去了父母的愛……有的家長并沒有這樣要求,但在孩子學習有了進步后,突然提出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不贊成使用獎勵,并不是說父母不能在孩子每次成功時都去欣賞和鼓勵,而是不要試圖用“獎勵制度”來操縱孩子的行為。在漫長的知識學習過程中,物質獎勵是非常脆弱的,而自發的動機是最持久有效的動機。
第二,“你看看人家XXX,再看看你XXX。”
很多家長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給孩子一個向目標奮斗和努力的方向,從而啟發他們的成長。其實家長們沒有想到,這樣的比較和言語刺激,不僅難以起到激勵的作用,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更損害孩子的自尊、抱負,讓孩子在學習上感到壓力,實在是容易氣餒和討厭學習,結果教育陷入“惡性循環”。
到處拿孩子和別人比,不如讓孩子和他自己比。比較今天和昨天,看看他的進步。例如,從孩子不主動上學到主動去上學;在家不主動看書主動看一頁……珍惜孩子的一點點進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一點點進步,感受到自己的無限希望。屆時,他會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成就,真正樹立自尊和自信,才有真正的學習動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第三,“你的主要任務是好好學習。”
學習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學習能力不是獨立于生活能力的。孩子的生活應該豐富多彩,學習書本知識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學校生活的主要內容。回到家,孩子們需要豐富的家庭生活,需要有家的感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父母的翅膀蒙蔽了現實社會。不同年齡的孩子讓他分擔家務。
上一篇:女兒上高二厭學咋辦
下一篇:孩子在叛逆期家長該怎么做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