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厭學的心理怎么辦
愛笑的琪琪
2023.12.16 17:11
352瀏覽
1回答
毅菡寶媽
學習生涯伴隨著孩子一路成長,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在學習的道路上一帆風順,可學習的“攔路虎”是非常多的,這會讓孩子出現厭學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導致成績下降。那如何讓孩子告別厭學心理呢?
有厭學的心理怎么辦
1、尋找孩子厭學原因
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長不能一味的打罵孩子,可以從孩子的表現去觀察他厭學的原因有哪些?同孩子談談心,讓他把煩惱說出來,家長也能夠將孩子的心結打開,一起去克服厭學心理及學習上的難題,讓孩子端正學習態度,激起孩子向上學習的欲望。
2、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并給予鼓勵
每位家長要以欣賞的態度去欣賞自己的孩子,多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鼓勵、贊揚。如孩子的字寫得好,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你字都能夠寫得這么好,更何況學習呢。相信通過你的努力,學習也能夠趕上的。多找找孩子在學習中的閃光點是什么,及時給予鼓勵,一同和孩子克服厭學的心理。
3、家長給予學習上的幫助
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家長除了要幫忙克服厭學心理之外,還要在學習上給予幫助。不要將成績把孩子的學習興趣壓得死死的,要放下心來,給予孩子鼓勵,告訴他成績固然重要,好的學習態度才是更值得贊揚的。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可以給孩子聽背誦,幫忙找出學習重點,難題等。
4、讓孩子定一個學習目標
學習的事讓孩子去做自己的小主人,讓孩子定一個學習目標,一點一點向上進步。如果給孩子定的目標太高的話,孩子夠不到,埋怨自己學習能力比別人差,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厭學的心理。所以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去要求孩子,尤其是孩子出現厭學心理時,一定不要把學習目標定得太高。
5、不要打罵
切忌孩子一說出來不想上學,父母就開始動手,或者把孩子批評的一無是處,要知道父母這樣做不僅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讓孩子徹底失去與父母交流的欲望,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越來越厭惡,所以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先保證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為什么有厭學的心理
1、個體性格脆弱、敏感
厭學行為的形成不僅有教育原因,還有遺傳因素。家長和老師進行教育的時候要注意結合學生的特性,不能盲目施教。敏感可能是天生的,但脆弱的性格不是天生的,更不是短期內可以形成的,是長期的不適應、不自信、缺乏關愛導致。
2、學習能力差,缺乏學習動力
學習能力差既屬于智力因素,也是教育層面的問題。學習能力差往往會導致缺乏學習動力,而如果是主觀的缺乏學習動力則和厭學行為沒有必然關系,應該是家庭教育中對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出現了缺失。
3、家庭關系不和諧
孩子對家庭環境是敏感的,一個不積極向上的家庭怎么能教育出一個積極向上的孩子?一對粗俗急躁的父母怎么能教育出一個斯文沉著的孩子?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礎,沒有好的基礎,孩子的能力永遠發揮不出最大值。
4、沒有因人而異的教育方法
教育最忌諱的就是不分個體差異盲目地統一進行硬性要求。比如,要求身體虛弱的孩子和大家一起長跑;總是試圖幫助偏科嚴重的學生均衡發展;學校教育整體偏嚴厲等等現象都在將學生往校門外推。
上一篇:16歲青少年叛逆期孩子怎么教育
下一篇:小孩叛逆期怎么管教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