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管教主要原因
媽媽愛程程寶貝
2023.12.15 17:14
418瀏覽
1回答
Mandy是曼曼啊
孩子越是長大,他們越會表現出那份獨立的個性,還有獨特的見解,因此會出現不聽管教的現象,這讓很多家長都會生氣,然后采用暴力的手段讓孩子屈服,其實,教育孩子不是解決他此時此刻不聽話的行為,而是告訴他這個行為會有什么結果,并且給他正確指導。
孩子不聽管教主要原因
1、父母的管教過于嚴格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欲過強,希望可以監督他們的一舉一動,孩子的各種意愿和選擇,也都由父母拍板決定。甚至是放學后的娛樂方式、吃的水果、穿的衣服,都由父母管控。他們失去了支配娛樂時間和選擇的自由,但又無法“推翻”父母,只能用不聽話的方式進行反抗。
2、規范不合理導致孩子不聽話
家長制定的規范有問題,孩子便難以做到。比如家長不允許孩子看動畫片,但是有沒有為孩子安排其他的他喜歡的活動來代替,孩子自然不高興,更不會聽話。
3、家長太啰嗦,孩子聽不“懂”
父母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把自己真正要講的意思和抱怨、絮叨、責備都夾雜在一起,或是把要對孩子說的幾件事和幾個要求都混在一起跟他說個沒完時,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4、太多的否定
激將法不適合用在孩子身上,不管家長是無意的還是有意的,如果總是否定孩子,那孩子失去的不僅是自信心,還會失去對父母的尊重與信任。
5、受外界的不良影響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慫恿,做一些不該做的事。例如孩子在學校與老師頂嘴,在家勇于反抗父母定下的規矩,卻被同學們稱贊與吹捧,受到壞朋友的認可,便使孩子產生錯覺,覺得這樣做是對的。
6、發育成長的過渡階段
有時候,可接受范圍內的叛逆行為,是和年齡有關系的,是成長階段的必經過程。孩子有少許的叛逆行為,父母不必大驚小怪,認為他是學壞了,到了某個階段,這種叛逆行為會自動消失。
孩子不聽管教怎么辦
1、學會換位思考
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要換位思考,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以一個孩子的角度去體會孩子的語言、動作,最重要的是要體會孩子話里所想要表達的情感。若孩子覺得父母能夠“懂”他,他就會喜歡和父母溝通。
2、耐心傾聽
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無論你多有錢,多沒時間,孩子沒有教育好,是非常失敗的。如果孩子處在叛逆期,是行為和心理定型的一個重要時間,這個時候孩子的叛逆行為,父母如何能正確的去引導孩子,這對孩子將是一個非常大的收益。
3、多了解多交流
平時一定要多去調查孩子的愛好以及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在很多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把自己融入孩子的世界中,要從第三者,也就是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到底為什么叛逆。家長們不要自以為是的用自我或大人的思想來約束或批判孩子,這樣不僅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更是對于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
4、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選擇溫和、簡單一些的方式
孩子的思想不如大人成熟,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有時候可能會不大意識得到,所以就需要家長的細致的引導,家長如果對孩子十分不耐煩,并且對孩子用暴力的方式應對,孩子在不僅可能不能明白自己犯的錯誤,長時間下去還可能產生更大的誤會。
5、要明確告訴孩子錯在哪里,并讓孩子學會去改正
很多家長在教育做錯事的孩子時,也許會一直說著孩子做錯了什么,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或錯在何處,這是很關鍵的。要讓孩子知道怎樣才能夠對自己所造成的的錯誤進行及時的改正,這樣幾次下來,孩子能夠知道自己錯在何處,并且明白怎樣去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夠知道怎樣去真正的去解決問題。
6、要讓孩子學會正確面對錯誤、承認錯誤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了錯以后,會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懲罰,然后強調孩子所犯的錯誤。對孩子來說,犯了錯以后進行適當地懲罰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是太過的嚴厲的懲罰,有可能造成孩子不敢承認錯誤,讓孩子對承認錯誤產生十分害怕的感覺。而正確的做法是家長應該要讓孩子學會自發地去承認、并且面對自己犯的錯,而不是用嚴厲的懲罰讓孩子一味地感到害怕。
孩子不聽管教會有哪些表現
1、目中無人,自以為是
有些孩子在家長的溺愛中,就會養成一個目中無人,自以為是的性格。他們往往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做事比較自私。在自己給家長提出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會耍起脾氣來,動不動就會用“離家出走”去威脅家長,這樣的孩子就是不聽話的代表。
2、喜歡和家長反著干
有很多小孩因為不喜歡聽家長講道理,就喜歡和家長去反著干,你叫我這樣做,我偏不,我就是要和你反著干。比如,父母讓孩子好好學習,孩子就不聽,你們讓我好好學習,我就給你們考0分回來,看你們能拿我怎么辦?這一類孩子也是比較典型不聽話的孩子。
3、發脾氣
如果你有個孩子,你可能會遇見這樣的情況,當你不準他們看電視,玩電腦手機的時候,他們可能會非常生氣的說你煩人,或者是朝你發脾氣嫌你嘮叨,有的孩子甚至會憤怒的將遙控器扔掉,然后摔門進房間里,這就是你的孩子不聽話的表現之一。
非暴力溝通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1、更有安全感
小孩子非常缺乏安全感,而孩子獲得安全感的主要渠道,就是自己的家長和家庭,如果家長能夠做到非暴力溝通,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也會把家庭當作避風港,孩子會特別有安全感。
2、變得自信
家長與孩子非暴力溝通,其實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現,孩子慢慢會變得非常自信,敢在別人面前發表自己的觀點,孩子長大之后,面對困難時不會退縮。
3、想象力變得豐富
如果家長能夠跟孩子好好溝通,親子關系會變得更好,孩子也會變得很勇敢,生活中勇于嘗試,想象力變得很豐富,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
上一篇:父母如何管教孩子
下一篇:動手打父母的孩子應該怎么教育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