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孩子和父親對打怎么辦
言言媽媽
2023.12.03 13:43
751瀏覽
1回答
小言的媽媽
16歲孩子和父親對打這一事件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孩子本身存在著暴力和不尊重長輩的問題;二是家長缺乏對孩子的教育。針對這兩個問題,家長首先要做到自我反省,然后再做好規劃,逐漸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提升自己。
16歲孩子和父親對打怎么辦?
1、正確認識青春期
當家長的十分焦躁,不知道如何去和孩子相處。過來人簡明扼要說明情況:孩子16歲進入青春期,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讓他們不可控地沖動,再加上學業越來越繁重,導致他們爆燥、偏激。青春期的孩子有的僅是生氣、頂嘴,有的便是和父母干仗。這是正常的反應,應該理智而正確的對待。
2、父母要控制情緒
如果父母管教孩子是通過大喊大叫、打罵的方式,那么孩子只會和父母一樣,遇到問題暴怒,對父母出言不遜,甚至和父母動手。
3、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父母學會傾聽和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打破孩子叛逆行為模式的最好方法,也是制止孩子叛逆行為的有效途徑。
4、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家長要想讓孩子對自己敞開心扉,就要真誠地和孩子溝通,不要趾高氣昂地指導命令孩子做事,不要輕易地懷疑孩子、否定孩子的能力。
5、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對孩子做出嚴格的要求。家長可以大方地提出自己對孩子的期待,比如希望孩子多讀書、考好成績,但是不要向孩子傳遞消極地觀念,讓孩子覺得學習是在為了家長學,讓孩子與學習為敵。家長要積極地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并對孩子的言行舉止提出要求,同時也要肯定孩子一定能做好。
6、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這包括夫妻之間的關系,親子之間的關系等。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好的言行舉止,不要爭吵打架,鬧著離婚,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壞的負面影響。對于孩子的錯誤不要對孩子大喊大叫、拳打腳踢。良好的家庭環境,會有助于孩子的健康的成長。
7、不要對孩子太過溺愛
父母對孩子溺愛,養不出感恩的孩子,倒容易養出“巨嬰”。如果過分溺愛,容易讓孩子不懂感恩,甚至做出傷害父母的行為。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就是自己不斷成長的一場修行。孩子第一次當孩子。而我們,也第一次做父母。只有不斷學習,跟孩子不斷成長,才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上一篇:高三孩子壓力大父母應該說些什么
下一篇:高三孩子壓力大怎么緩解孩子壓力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