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學會謙讓
叮當小可愛lv
2023.10.06 09:58
394瀏覽
1回答
靈兒小可愛606
生活處處是謙讓,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孔融讓梨,比如學校宣傳欄上的“禮讓他人”。謙讓有利于密切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增強團隊意識,融入集體生活。但是作為父母如何教孩子學會謙讓呢?
如何教孩子學會謙讓
1.謙讓不等于委屈自己
優秀是綜合能力的體現,謙讓不等于懦弱,孩子如果懂得謙讓家長應該高興而不是擔憂,如果僅僅考慮到當前的利益,顯然謙讓從表面看起來是“吃虧”的。從這個角度家長心存擔憂也是正常的。
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謙讓行為擁有積極的意義,當孩子因為謙讓而吃了“眼前虧”的時候,家長先不要急著否定他們,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看到謙讓的深遠意義和價值。
謙讓的品質終究會讓一個人從中受益。因為謙讓的人往往胸懷比較寬廣,不會斤斤計較,不會糾結于眼前的利益,從而更容易贏得朋友的支持。
2.鼓勵謙讓行為
在家庭生活之外,4歲之后的孩子有很多的機會去接觸社會,家長要鼓勵孩子發展人際關系,很多謙讓的行為都是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要讓孩子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教會孩子懂得謙讓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能一直強調謙讓的行為,而不告訴孩子謙讓的原因,教育孩子謙讓是一項需要智慧的活動。
3.多給孩子創造謙讓的機會
培養孩子的謙讓行為,應時刻貫穿于日常生活中,如家里有小朋友來玩時,提醒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分給小朋友玩,孩子生日時要有意識地讓孩子把蛋糕先送給爺爺奶奶吃,公交車上別人給孩子讓座時,讓孩子觀察一下,車上還有沒有比他更需要座位的人……
4.父母要言傳身教
父母是寶寶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家長們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為。
因此,家長切記,自已要做好榜樣,在日常生活中對他人學會禮讓。例如,你帶小朋友坐公交車時,你可以主動給其他小朋友、老人或者孕婦讓座,讓小朋親身感受給人讓座,形成禮讓的習慣。
為了培養孩子謙讓的良好行為和品質,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好的環境和氛圍。經常身體力行,用行動證明,讓孩子深刻體會到謙讓的好處。
孩子不懂得謙讓的原因
1.生活環境影響
孩子從小是照著父母的言行成長的,可以說父母的言行和生活環境能對孩子的價值觀產生重大的影響。
身為家長自己就缺乏謙讓意識,是無法教會孩子學會謙讓的,并且他們會從先模仿家長的行為再到影響自己的觀念,逐步建立起自私自利的性格。
2.家長的過度溺愛
現在的孩子物質生活都是最好的,家長也想要通過物質來讓孩子感覺到愛,于是被過度溺愛的孩子越來越多,不管是不是獨生子女,都會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料。
過度的呵護和關愛極容易造成孩子養成自私專橫霸道的性格,孩子在家里往往是唯我獨尊,不懂得關心和謙讓。
年幼的孩子很容易把已有的經驗,轉移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去。所以上了幼兒園之后自私的特征也會同樣展現在對待同伴的表現上,在家里被溺愛的孩子往往很難學會與他人相處的技能。
上一篇:初一孩子粗心怎么辦
下一篇:如何教孩子有禮貌有教養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