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會尊重
小櫻桃的mm
2023.10.16 09:57
448瀏覽
1回答
常樂無憂
在教育孩子“如何讓孩子學會尊重”這個問題上,我一直支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我們讓孩子尊重的前提是要讓孩子明白什么行為是不尊重人,不尊重人會給別人帶來什么樣的感受。感同身受往往效果會更好。
如何讓孩子學會尊重
1.家長多引導,少訓斥
家長對待孩子,要像對待成人一樣,不要有一點錯就總是板著臉指責他,而是應該委婉地指出來,盡量避免傷害他的自尊心。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會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
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反而會比赤裸裸的訓斥效果好得多。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于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原則問題,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訂出一些懲罰措施。這樣的態度比打罵責備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2.讓孩子感同身受
尊重意味著在意別人的感受,并愿意給予正面積極的對待。在意別人的感受,首先就要對別人的感受予以“同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換位思考,重點在于能夠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
當一個孩子總是粗暴地打斷別人的談話,絲毫不懂得什么是尊重的時候,家長可能會說,“要學會尊重別人,不要任意插嘴”,或者是“再插嘴,再不尊重點兒,就挨罰了”。如果這樣說,家長也并不是真正在尊重孩子。
3.拒絕窺視,與孩子面對面溝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小麻煩。但是,孩子不知道家長的態度,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孩子情緒的起伏,當孩子心不在焉時。
家長要第一時間與他面對面交流,多傾聽,鼓勵他說出自己內心的困擾與不安。而不是背后偷窺,企圖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孩子不尊重人的表現有哪些
1.不懂餐桌禮儀、吃飯沒有規矩
在飯桌上,我們有著一定的禮儀文化,甚至有很多人會把餐桌比喻成一個小舞臺,因為每個人的行為和素質都會在這個小舞臺上展現出來。即使是年年紀尚小的孩子,他的教養也被體現了出來。
因為家長的溺愛和平時的不良習慣,有些孩子不管在什么場合、面對什么樣的親人時,都表現出了很差的餐桌素養,比如不尊重長輩、隨意轉動桌子、胡亂攪動霸占食物等。外人肯定不會批評,但是有些家長還引以為榮。
2.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經常見到一些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超市買東西,家長不允許,要發脾氣;搭積木堆了半天沒搭好,要發脾氣;幼兒園玩游戲,沒得第一名要發脾氣。
小孩子稍微有些任性,會發脾氣這很正常,畢竟他們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到能控制脾氣的程度。但如果發脾氣變成了一種習慣,就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上一篇:10歲孩子不聽話怎么教育
下一篇:10歲孩子頂嘴不聽話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