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自卑的原因
小月媽媽
2023.11.21 17:22
390瀏覽
1回答
均均的520
小孩自卑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的責任。
家庭永遠都是一個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課堂,不同的父母培育出來的孩子肯定是不同的。文化程度不高,父母關系又很緊張,或者是家庭不和諧,對孩子的成長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這類父母通常會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孩子,甚至把夫妻間產生的矛盾,拿孩子當出氣筒。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通常都會比別人更加自卑。
2、家庭經濟條件或成長環境不好。
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有所不同,經濟基礎較好的家庭在給孩子挑選日常用品時,檔次、價位可能相對較高;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則會量力而行。而大部分孩子都會有攀比心態,長期看到別人家孩子吃的、用的、穿的都比自己的好時,就會產生自卑,覺得自己的東西拿不出手。
3、過高的學習目標。
有些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心理和智商發展情況,一味分派學習任務,又不做任何講解,結果孩子永遠不知道該怎么學,每次嘗試都失敗,很少能體驗到“贏”的感覺。這樣,不用家長說,他都會覺得自己很笨。
小孩自卑怎么引導?
一、引導孩子接納認可自己。
父母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孩子接納認可自己,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識,讓孩子慢慢建立自信,認可自己的價值。父母在生活中要多鼓勵孩子的優點,讓孩子不斷把自己的優勢擴大,協助孩子在某一方面建立比較穩定的自信,隨后鼓勵孩子多多去嘗試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其他領域也可以突破自己。這樣慢慢的孩子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
二、引導孩子關心身邊的人。
孩子很少會主動關心身邊的人,一般都是身邊的人關心他,但是當引導孩子去主動關心身邊人的時候,就會讓孩子有一種被人需要,被人信賴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孩子有一種自信,能夠幫助他人的自信,同時會讓孩子更加的善良。
三、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放手讓孩子鍛煉。
家長不要過度保護、溺愛孩子。什么都包辦代替孩子做好,這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并且有可能導致孩子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從而缺乏自信,變成生活的低能兒。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能剛開始孩子做得不夠好,這時候家長不要嫌棄孩子笨手笨腳,多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幫助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孩子會更加自信。
四、多讓孩子出去運動。
研究表明:身體的運動會帶來大腦的運動。運動可以讓人的情緒,心情變得放松,讓人變得更陽光。那些整天待在家里的孩子,會被悶壞,長期以往,會形成內向自卑的性格。所以,一定要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運動一下。心理陽光的孩子,真的會更快樂更開心,真的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克服生活的困難,發掘自己的優勢。
五、對孩子的期望要適度。
有些家長常常給孩子設立無法達到的標準。在與孩子的交談中,總是認為孩子還沒有盡力,覺得他們本來可以做得更好。這樣孩子自然無法達到標準,家長也就失去了鼓勵孩子的愿望。對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應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幫助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滿足和動力,從而增強他的自信心。
小孩自卑的表現有哪些?
1、隱藏自己。
哪怕是自己的會唱的歌、會跳的舞、會的知識,也不會表現出來,因為孩子怕,怕做不好、怕被別人笑話、怕挫折。
2、追求表揚。
和隱藏自己相反的就是過度追求表揚,這樣的孩子內心很脆弱,非常希望得到認可,尤其是父母的肯定,可一旦沒能達到目標,就會氣憤、憤怒,發火。
3、過度害羞。
家長一定要注意這個詞過度,孩子在到陌生人都會有一些害羞,這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躲在家長的背后,緊緊地抓著父母的衣服,無論父母怎么叫都躲著不出來,好像很害怕的樣子,那么,這個程度就是過度,這是孩子自卑的重要表現。
4、沒主見。
自卑心強的孩子,不敢說出自己想要什么,沒有明確的目標,例如放學了你讓孩子放松一下在自己,你讓他選擇看電視或者出去玩,孩子卻說都行,都可以,沒有自己明確喜歡或者鐘愛的事情,習慣于隨聲附和,沒主見,對事情沒自己的看法,做事情不積極、不主動。
上一篇:13歲的孩子談戀愛了怎么辦
下一篇:小孩子自私是因為什么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