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有哪些
薇薇寶貝520
2023.11.19 17:41
698瀏覽
1回答
小櫻桃的mm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有哪些?
1、教育責任
父母所承擔的教育責任,來自父母親的社會身份認同,社會身份認同與生俱來。父母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自發自覺地給孩子傳授社會生活的經驗、個人的價值偏好,社會生活的規則、文化習俗的要求和禁忌。父母以穩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教育孩子,成為孩子精神成長的引領者的教育責任仍毋庸置疑。
2、道德責任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約束,還來自于倫理學意義上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父母親在家庭生活對孩子的管教行為所體現的倫理訴求,既基于為人之父母的自覺的責任擔當,也基于家庭興旺,以及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公民的理性推動。
3、監護責任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親對未成年的孩子有監護的責任,在現代社會這已經通過立法成為父母必須履行的權利和義務。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具體要怎么做?
1、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家長擔負著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孩子生活在家庭中,受父母的影響是最直觀、強烈的。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言行不一。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謹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
2、養成習慣,健全人格
作為孩子的家長,一定要自覺而深刻認識到:家長不僅要給予子女物質財富,更要給予他們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和立足服務社會的本領。 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家庭教育的核心和根本,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首先從家長要有正確的教育責任說起。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不應該只依賴學校等教育機構,更多的是要發揮父母的作用,當父母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關愛不溺愛,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孩子的責任意識才會覺醒,孩子才有可能往品學兼優方向全面發展。
4、鼓勵為主,營造輕松的家庭教育氛圍
快節奏的生活帶來的生活壓力讓更多人在面對家庭成員時也負面情緒爆棚,極不穩定的情緒在家庭教育是非常不可取的。到回到家中,父母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為孩子展示積極健康的狀態,營造輕松的家庭教育氛圍,另外在孩子的教育中要以鼓勵和引導為主,尊重孩子平等交流,減少懲罰和責備。
5、用心陪伴
現在大多數孩子不僅無法感受到家長的關注,甚至還會有被忽視的感覺,內心會更加受傷,嚴重的還會變得缺乏安全感。所以,家庭教育中,家長需要做到用心陪伴,不要只是“陪著”,而應該做到“高質量陪伴”,這樣才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關心。
上一篇:良好親子關系的表現
下一篇:青春期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