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鍛煉小孩的膽量和自信
小柚子寶媽8
2023.11.16 16:43
490瀏覽
1回答
鑫欣倆寶
怎么鍛煉小孩的膽量和自信?
一、接納和包容孩子的不足甚至缺陷。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我們要用接納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不足甚至錯誤,什么是接納?接納就是平心靜氣微笑著充許。尤其是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侯,理解和陪伴孩子,指出和肯定孩子行為與動機的價值,而非否定和指責。
二、賞識孩子的閃光點。
我們說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家長經常鼓勵、肯定孩子,孩子自信心就會增強。如果家長經常否定孩子,孩子這也不對,那也不是,孩子會有挫敗感,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從而做什么都是縮手縮腳,長期下去會影響到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少一些指責,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給孩子以力量,使孩子相信自己,從內心產生真正的自信。
三、培養孩子積極的狀態。
家長平時要注意提醒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要塌胸縮背翹著二郎腿,要培養他們干凈利落的說話方式,整齊大方的服裝打扮等等。當一個孩子充滿陽光,雙目有神,精神飽滿,那便是自信的穩定情緒狀態
四、不要拿別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較。
很多家長總是拿別人的學習好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試圖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學習別人孩子的優點或激發孩子的上進心。這種做法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有害的,因為這種對比會讓孩子產生不如人的感覺,會讓他看不起自己。即使激發起學習的欲望,盲目學習別人也會失掉自己的特點與個性,永遠難以趕上或超過別的孩子,從而產生自卑感,最終喪失信心。
五、鼓勵孩子運動和交往。
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男孩,自信往往來自強壯高大的身體,相反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弱不禁風。運動和交往都是認識和適應規則和社會化的過程,熟能生巧,亦生對規則的自信,便于在同齡人中嬴得接納認可。
六、給孩子更多嘗試的機會。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有很多事情不會做,與其讓他犯錯誤還不如自己代勞。其實,不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孩子永遠邁不出這一步。當孩子不得不自己面對的時候,發覺自己完全沒有相應的能力,從而造成沮喪和怯弱的心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給孩子更多嘗試失敗、嘗試成功的機會,抗挫折能力提高之后,孩子才會越來越自信。
七、讓孩子多上臺發言。
上臺發言可以說是比較鍛煉膽量的一個方法,孩子在上臺發言的過程中就能鍛煉到自己的膽量,從結巴到流利,慢慢的就不怯場了。
八、多帶孩子出去旅游。
在欣賞祖國名勝古跡、大好河山的過程中,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增長見識。孩子在和同學的交流中,就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講給同學聽,不僅鍛煉了口才,還能得到同學們的賞識,孩子就會更自信。
上一篇:為什么孩子會沉迷網絡
下一篇:十四歲孩子對父母辱罵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