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上進心學習態度不端正
帥荃荃的爸爸
2023.11.09 11:49
474瀏覽
1回答
小柚子寶媽8
孩子沒有上進心,那想讓孩子好好學習是不可能的了,孩子的學習態度當然也不會有多好。所以,家長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當孩子有了上進心,那就不用麻煩家長再無時無刻的去催促孩子努力學習了。
孩子缺乏上進心學習態度不端正怎么辦?
1、鼓勵引導孩子向上
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總是對孩子說一些負面情緒的話,那么孩子的學習動力定然不會有所提升。父母應該看到孩子好的一方面,并且不斷的鼓勵孩子。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只要通過努力,就可以讓自己的學習效率不斷提升,并且也可以拿到一個不錯的分數。當然我們在鼓勵孩子的時候需要實質性的鼓勵,不能敷衍。
譬如我們可以說:“孩子,我從你身上看到了努力的樣子,你一定會學習進步的。”諸如此類的話,都可以讓孩子變得有動力。
2、一定程度約束孩子
我們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孩子,讓孩子在一個應有的規則內進行學習。父母不僅要提升孩子的動力,還需要讓孩子了解到不好好學習是需要承擔后果的。我們可以在孩子無心學習的時候讓他們做一些家務,當他們不愿意學習的時候懲罰他們做家務,這都可以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時間很重要的事情。
3、不要看重成績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父母不要把成績看得太重,如果總是把學習成績當做一回事的話,那么孩子肯定會覺得提心吊膽的。他們生怕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而被父母責罰,這對于他們的未來而言是絕對沒有任何幫助的。我們應該把學習成績看淡一些,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切。有的時候是可以允許孩子犯一些錯誤的,這樣才不容易摧毀他們的動力。
4、為孩子增加“成功經驗”
我們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比較容易完成的任務,比如在他們被難題困擾,感覺煩躁、沮喪的時候,我們可以建議他們做一些基礎性的、難度較低的習題。這樣一方面能夠轉移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另一方面,也能增加他們的“成功經驗”,提升他們對自我能力的認知。
5、為孩子制造“替代性經驗”
看到與自己條件相同或相似的同學通過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這會讓孩子備受鼓勵,覺得自己也有可能做到同樣的事情。這就是一種“替代性經驗”,有助于增強自我效能感,我們不妨多找一些這方面的例子,來為孩子鼓勁。
6、改變對孩子的夸獎方式
心理學家提醒我們,想要夸獎孩子的話,應當盡量少說“你真聰明”,因為這會讓孩子把一切成績歸因于智力,而智力又是不可改變的因素。如果遇到了挫折,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改變現狀,會覺得非常沮喪。所以我們要多用“你非常努力”之類的話語來夸獎孩子,這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積極。
孩子缺乏上進心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原因:
1、家庭環境的影響
有些家庭中,父母本身缺乏上進心,工作不思進取,生活上平平庸庸,更忽視孩子情感與智力方面的需要。對孩子沒有明確的行為指導和要求,極少和孩子談話、游戲、講故事,壓抑了孩子的上進心。
2、孩子自身的問題
孩子年齡較小,生性好玩兒,不能對自己做出正確評價,不能自我調節、自我監督,因此,不能自我教育、自我激勵。
3、孩子對學習沒興趣
孩子學習懶惰首先的原因是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孩子只要喜歡的事情孩子會不用家長督促孩子自己就去完成了,家長不說孩子也會記在心里什么時候干什么事,只要孩子喜歡的孩子就會去做,不喜歡的家長怎么驅使也沒有。
上一篇:高一學生不愛學怎么辦
下一篇:高三的孩子學不進去了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