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沒信心怎么辦
欣欣媽媽
2023.11.03 21:16
527瀏覽
1回答
小月亮媽咪
孩子的自信是來源于心底的,如果家長在學習上經常批評孩子或者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以至于讀書沒信心。而讀書沒信心對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這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效率,間接影響著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所以,希望家長能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做到只引導不干涉。
孩子讀書沒信心怎么辦?
1、找出孩子失去學習自信心的原因
一般來說,孩子失去學習自信心,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心理經受不住外部的壓力;二是基礎太差,難以跟上老師的整體教學節奏,考試成績每況愈下,失去了學習興趣。
2、引導孩子合理地自我定位
要讓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的能力,不要強求,如果有不足,那就努力改正,如果自己還沒有能力戰勝自己的缺點,那就要勇敢地承認自己是一個有弱點的普通人,不要對自己妄下評斷,瑕不掩瑜,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其實也是很難得的。在后面的學習中,應該為自己劃一條界線,以接下來的某次考試成績為標準,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能力,然后再盡力而為。
3、幫助孩子調整心態
在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時,父母應正面鼓勵,如“你是聰明的,小時候遇見困難,都是很努力去戰勝的。現在碰上困難也正常的,爸媽小學三年級前還沒你好呢,后來通過努力也趕上了”讓孩子覺得有困難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給他信心。
4、強化孩子的閃光點,弱化他的弱點
所有的孩子在生活、學習上都會有閃光點,家長要及時挖掘,給予真誠的贊美,比如,孩子某一句子造得生動、對某一事物的觀察描述很到位、某道稍有難度數學題做對了、某件手工活做得不錯、比上次考試進步了一點點等,父母就應及時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贊美。
同時弱化對孩子弱點的評判,不說“你粗心的毛病改不了嗎?”“你能不能專注一會啊?”“你的記憶力有問題,沒辦法了”等言語,避免加重他的思想負擔。
5、從孩子的實際能力出發,培養孩子自信心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和期望應該與孩子能夠達到的水平一致,要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孩子有機會發現自己,覺得自己能行,比如可以讓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朗讀、背誦等,便其在親戚朋友而前有一個出色的表現,使他體驗到經過努力后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對自己的能力重新評價,慢慢地形成一種自信心,這對樹立學習的信心大有好處。
孩子讀書沒信心的原因:
1、學習無法激起孩子的興趣
學校的學習主要以訓練為主,每天的學習更多的像是一個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這些學習內容枯燥,重復。時間長了,孩子的新鮮感完全喪失,學習根本提不起勁頭,只能每天靠父母逼迫和催促才能回到書桌前寫作業。學習讓孩子感受不到樂趣,學習變成了一種完完全全的負擔。
2、學習的時候完全喪失了自由
每個人都有獨立成長的渴望。一兩歲的孩子都有獨立練習的渴望,一旦他感覺自己能夠掌握一件事情,那么他就不會允許家長幫忙,否則孩子就會煩躁起來。孩子內心有著自己掌控自己的渴望。
然而在學校里,老師嚴格控制著孩子,上課的課堂你得坐得端正,不能說話;寫作業你得寫得整潔,不能超出格子;計算你得又快又對,不能有絲毫差錯。每天在學校里被嚴格管控那么長時間,孩子回到家剛準備放松一下自己,結果繼續被家長監控,各種家庭作業壓過來,又得連續做上幾個小時。孩子已經無法觸摸到自己的內心,開始變得煩躁和極度的厭倦。
3、孩子缺少成就感,失去了成長的動力
當孩子遇到難題不知所措時,家長卻批評孩子不夠努力;當孩子好不容易考了個不錯的分數時,家長說你怎么又犯簡單的錯誤呢?當孩子考試不好而難過時,家長卻在翻舊賬“誰叫你平時不努力?”孩子在一天的時間里,大多數被約束、被要求、被命令、被催促、被指責、被埋怨、被嘮叨,他的內心無法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上一篇:孩子不想上學怎么溝通
下一篇:高中的孩子不想上學了怎么弄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