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厭學怎樣引導
星稀小可愛u
2023.11.02 16:30
477瀏覽
1回答
木子李005
家長引導青春期的孩子厭學可能會比引導其他時期的孩子厭學要稍微難一點,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犟”,他不會認為自己做錯了,相反覺得自己做的任何事都是有道理的,他們會不服從家長的安排,但是家長要迎難而上,耐心引導,道理講一遍不行,就換種方式多講幾遍,直到孩子聽進去為止。
孩子青春期厭學怎樣引導?
1、培養孩子的學習激情。學習上,有一些孩子成績中等,不好也不壞,然而教師和家長都認為,從這些孩子的能力來看,他們完全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成績平平是因為孩子還不夠努力。
2、鼓勵孩子相信自己。對于那些成績優異的孩子來說,越是臨近考試,學習的熱情和效率越高。但是,另外一些孩子卻截然不同,每次越是臨近考試,越是缺乏信心,甚至產生緊張、恐慌,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對于這樣的孩子來說,幫助他們重拾自信才是提升成績的關鍵。
3、保護孩子自尊心。對于少部分的孩子來說,確實具有某些方面的天賦,不學習、不挖掘就是浪費。而對于大多數的孩子來說,被父母生生的埋進各色特長班里,不是發展,簡直就是在被摧殘。
4、多多鼓勵孩子,幫助他樹立自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長足的發展,所以有的家長會想當然的覺得應該經常批評孩子,才能讓他有更大的空間,其實不然,首先我們要給予孩子自我成長的自信,讓他們多多收獲滿足感,這樣才有利于他們的下一次成長。所以,建議家長在平時生活當中,多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多鼓勵孩子,樹立自信。
5、培養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與否,首先是看世界觀與人生觀是否正確且有意義。有了正確的人生觀,他就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規劃有序的人生道路。以一個良好的態度對待學習就是自然而然地了。所以,家長在注重成績這個結果的同時,更要看到學習過程中人生觀的培養是否沿著正確的軌跡。
孩子青春期厭學的原因:
1、孩子自身的因素,青春期階段是孩子人格的形成期,這一階段的孩子是比較敏感和脆弱的,在辨別美丑善惡和是非方面沒有自己的標準,沒有遠大人生規劃和抱負對學習認知價值觀取向存在偏差,致使他們在面對繁多學習任務時會產生退縮的心理,導致自我放棄,厭學的情緒嚴重。還有一些孩子,難以跟上學習進度,自然而然自怨自艾放棄學習。
2、家長的教育不當,也是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重要原因。當前社會形勢下家長希望孩子有較好的發展,然而在對孩子提出較高要求時,并未能夠以孩子自身能力發展為出發點,孩子在較高壓力下,不僅不能得到家長給予的動力,反而會產生退步、厭學的情緒。
3、孩子害怕老師,雖然教學在不斷革新,但是教師過分注重孩子的成績,課堂中要求孩子十分嚴格,導致孩子不敢自由表現自己,害怕出現錯誤被批評就不敢回答問題等,導致孩子逐漸開始厭學。
上一篇:孩子厭學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孩子厭學家長如何教育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