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到初中成績就下來了
鑫欣倆寶
2022.12.01 15:37
491瀏覽
1回答
叮當小可愛lv
不少孩子在升入初中后,學習成績突然出現大的滑坡。小學時考試總是滿分的好寶寶,突然就不會學習了!這可把家長著急壞了,為什么一到初中成績就下來了?
為什么一到初中成績就下來了?
1、學習沒有計劃和目標
很多學生佛系學習,上課跟隨老師聽得很認真,但一下課就手忙腳亂,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復習。沒有一個詳細可行的學習計劃,意味著他們會浪費很多時間在糾結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上。這樣會導致自學的效率十分低下。
2、知識點掌握不牢靠
這是很多學生的通病。考試在講一個知識點的時候,一個個好像覺得自己都聽懂了。但是當這個知識點換了個表達形式,結果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不會了。這就是知識點沒有掌握牢靠的緣故,不會融會貫通。
3、只聽不記
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人都是有遺忘曲線的,除了那些“超憶癥”患者,大多數人哪怕當時記的再清楚也會慢慢遺忘。只有不斷地復習,才能把知識點刻進腦子里,成為長期記憶。但很多知識點課本上并沒有記載,都是由老師講述的。倘若孩子沒有記筆記的好習慣,那么以后有哪里來的資料復習?哪怕去借別人的筆記,也有可能看不懂他的排版,復習起來十分費勁。
一到初中成績就下降怎么辦?
1、尊重孩子的愛好,讓孩子明確學習目的
在小學五六年級時,孩子們對自己的“愛好”開始真正形成。但大部分家長卻把孩子的這種愛好視為另類,認為會影響學習,阻止孩子。其實這樣做是適得其反的,不但沒有讓孩子好好學習,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降低家長的公信力。
正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欣賞并支持孩子的愛好(前提是正當的),在支持孩子的愛好過程中通過引導,幫孩子確定學習目的,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2、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
在初中,孩子的學習成績大幅度下滑,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孩子沿襲了在小學時的不良學習習慣。就拿考試時做題的速度來說,小學高年級考試內容用120分鐘完成,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都是比較寬松的。因此孩子在考試時不會緊張,他們會慢慢地做題;而老師和家長也要求他們慢慢做,這樣孩子就養成了“慢”的習慣。
一到初中,考試時間同樣是120分鐘,可是考試內容多了,難度大了,很多孩子都還不適應,到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試題才做了一半,考試成績可想而知會有多差。其實孩子的這種“慢”的習慣不僅僅表現在考試中,在平常的學習中也會有很明顯的表現。
比如做作業慢、記筆記慢……這些都會成為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的隱患。另外,孩子在小學時沿襲下來的粗心、邊學邊玩等壞習慣,也將成為孩子學習的障礙,促使孩子的成績下滑。
3、幫孩子尋找適合孩子的高效學習方法
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每位家長都是孩子的全能老師。孩子學不會的,家長可以手把手地教,孩子升入初中后就不一樣了。
一是家長的水平有限,二是干預孩子學習太多,孩子的依賴性改不掉,對孩子的長遠發展也很不利。家長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再過多的參與孩子的學習,但要做好必要的提醒、和關注。在學習方向上給予孩子指導,教孩子學習方法,這樣才是對孩子的正確陪伴。
上一篇:如何提高語文成績初中
下一篇:學好初一英語的方法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