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孩子理解能力差怎么辦
小鬧斧的麻麻
2022.11.30 18:00
675瀏覽
1回答
九斤媽媽
閱讀能力是一個人最基礎的學習能力,決定著學習效率,尤其在這信息時代,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對于孩子來說,各門學科的學習都要依靠良好的閱讀能力,沒有了這一基礎,孩子頭腦再聰明也使不上力。
一年級的孩子理解能力差怎么辦?
1、自我提問
教會孩子在閱讀時自己提問,帶著問題邊閱讀邊思考就是一個理解文章的過程。家長可以和孩子共讀一本書,然后請孩子自己提出問題,剛開始可以從簡單的問題開始,逐漸再提一些深入地問題,然后請孩子自己找出答案。
2、 加強閱讀的訓練
語文的能力的培養,決不能僅是依靠課本上的內容,而是需要大量的課外讀物的支撐。包括語文的最初的識字、認詞,都是在我們的生活場景中進行鍛煉,而不是在課堂上完成的。
3、鍛煉孩子說的能力
當然,要想讓孩子從讀到寫作,再從寫作中去理解閱讀,其中還需要一定的過渡。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的學生要多積極去鍛煉說的能力,語文學習的目標一個是“理解”,另外一個就是“表達”,兩者的能力是相輔相成的。而像寫作本身,就是要把本來要說的東西,在“無人可說”的情況下,才寫在紙上。
4、持之以恒
小的時候,可以每天給孩子讀故事。但是也不能一直讓孩子聽下去,還是要培養孩子獨立完成閱讀的習慣。其實讀故事不難的,每天給孩子講一個,也就是花費十幾分鐘。難的就是能夠每天給孩子講,孩子從出生到三五歲,這個年齡段肯定還不能自己完成閱讀,如果哪個父母可以堅持多年都為孩子讀書,那么孩子大腦的知識存儲量一定是巨大的。閱讀能力也是極高的。
5、培養閱讀興趣
課外書可以選擇一些有趣的故事書,漫畫書和科學書,比如《米小圈上學記》《小屁孩日記》《百問百答》……這些書比較適合低年級的學生閱讀,這個與孩子的實際情況掛鉤,家長可以根據沒學期學校推薦的書籍進行購買給孩子觀看。
6、讀到把有趣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分角色表演出來
小孩子天生愛聽故事,而且喜歡帶入場景,媽媽不妨投其所好,講完一個有趣的故事后,配合孩子,進行分角色表演,將故事還原出來,不僅能調動起孩子聽故事的積極性,還能幫助孩子加深對故事的感受,提高理解能力。
上一篇:初中數學成績如何提高
下一篇:孩子語言理解能力差怎么提高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