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原因
小糖果丫丫
2022.11.12 18:46
567瀏覽
1回答
愛寶寶hhh
孩子上了高三,家長總感覺孩子狀態明顯不對了,不再像以前那樣,交流說心里話了,不知道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所以也根本判斷不出來,造成現在這種狀態的原因。
高三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原因?
1、忽視親子間的交流
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卻不跟孩子經常溝通;有些父母以忙為由,忽視親子間的交流,這些都是引起與孩子關系淡漠的原因,所以做父母的盡可能避免這些,盡最大可能創造行為上的關心、關注、愛護和親近,同時用語言向孩子表達出來。只有孩子清楚明白了這些無聲的關心、關注、愛護和親近,孩子就會對父母還以尊重、愛戴和親近。
2、不平等交流
很多家長“屈尊”與孩子交朋友、平等對話的目的,還是要教訓孩子,還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復制、粘貼到孩子的腦海里。這種完全專制、獨裁的做法不得不說是孩子的悲哀。他們應該有形成自己獨有價值觀的機會。家長與孩子交朋友,首要目的不是去影響、教育,而是要理解、傾聽。
3、錯誤的交流時機
很多家長白日上班工作,到家就是晚飯時間了,也是與孩子在一起的幾個極少時間點。因此,很多家長習慣了,在飯桌就開始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甚至批評孩子。其實,這恰恰是一個錯誤的交流時機,不僅達不到溝通交流的效果,還會影響一家人吃飯的心情。在與 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時,最好是在孩子有心理準備的前提下進行,這樣孩子不會覺得突然,對于家長的批評或建設性意見也易于接受。
4、錯誤的溝通方式
在大家的印象中,要經常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心理最真實的想法,因此要“定期”、“定時”的與孩子溝通交流,或是一個禮拜一小溝通、一個月一大交流。然而目前大多數95后的孩子,性格中自然、隨性的成分很大,不要按部就班的與孩子談話,這種刻板、好像例行公事的溝通交流,他們會覺得“假”,往往還沒等家長說出什么,就從心底里本能地排斥。同時,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在別的家庭適用的溝通方式,在自己家未必有效,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適時調整溝通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沒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
想要找到話題還真難。所以,高中生回家后主動與父母交流的很少,有些孩子甚至十多天不與父母說一句話。他并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該說什么。父母有時候會主動跟孩子說話,但無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學校表現得怎么樣,最近學習成績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類的。雖說這也是關心,但日復一日總是這一個話題,孩子聽個開頭就煩了。
總之,高中生在進入高中緊張的學習環境之下,內心壓力有時是無法排解的,作為家長要做到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情,切記不可主觀的去認知孩子是怎樣,或者是怎么想的,這期間就要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溝通環境,一家人能夠暢所欲言。高中生的家長要做到與孩子交朋友,也不是做孩子的“老大”。
上一篇:高三孩子成績下降怎么和孩子溝通
下一篇:孩子上高二成績下滑怎么溝通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