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年級了數學不開竅怎么辦
小青橘麻麻
2022.11.07 17:50
1451瀏覽
1回答
小小馨欣兒吖
孩子六年級階段,數學不開竅,明智的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學習中遇到的新困難和新問題,引導孩子提高自我調控的“適教”能力;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等。
孩子六年級了數學不開竅怎么辦?
1、學會打基礎
在所學基礎上復習以前學習的數學知識,哪怕是一到三年級的數學知識。很多孩子由于九九乘法表沒有學會,導致后來學習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乘法算的很慢,需要思考很久。還有就是進位加法退位加法沒有學好,導致后面的多位數乘法算的很慢。
2、學會預習
對課本上的內容,上課之前最好能夠首先預習一下,課后針對性的練習題一定要認真做,不能偷懶,也可以在課后復習時把課堂例題反復演算幾遍,畢竟上課的時候,做好課堂筆記。“好記性不如賴筆頭”。對于題目的解法,光靠腦子里的大致想法是不夠的,一定要經過周密的筆頭計算才能夠發現其中的難點并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終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
3、定期整理學習筆記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達標檢測、教科書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如果把這些思考的成果及時保存下來,以后再復習時,就能迅速回憶起來。
4、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數學題是由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構成的,拿到題目要“寧停三分”,“不搶一秒”,要在已有知識和解題經驗基礎上,譯字逐句仔細審題,細心推敲,切忌題意不清,倉促上陣,審數學題有時須對題意逐句“翻譯”,隱含條件轉化為明顯條件;有時需聯系題設與結論,前后呼應挖掘構建題設與目標的橋梁,尋找突破點,從而形成解題思路。
5、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一門邏輯性強、思維嚴謹的學科。而訓練并規范解題習慣是提高用文字、符號和圖形三種數學語言表達的有效途徑,而數學語言又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基礎。因此要逐步夯實基礎,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6、要有解后反思的習慣
解完題目之后,要養成不失時機地回顧下述問題:解題過程中是如何分析聯想探索出解題途徑的,使問題獲得解決的關鍵是什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這樣,通過解題后的回顧與反思,就有利于發現解題的關鍵所在,并從中提煉出數學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視了對它的挖掘,解題能力就得不到提高。
上一篇:六年級英語成績差怎么補救
下一篇:孩子成績下滑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