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艾西兒寶寶
2022.11.05 16:35
487瀏覽
1回答
星稀小可愛u
高考從來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是考核核心家庭應對挑戰和變化的反應力,是掌握人生發展的主動權,共同攜手將自信、進取的種子種進孩子心里,讓孩子對高考充滿希望,制定適合的目標并為之努力,需要父母從備考前期就要做到態度、立場一致。
高三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1、做孩子心理的穩壓閥
對孩子而言,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試,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困擾和擔憂,如睡眠不好、焦慮緊張、壓力過大、情緒敏感等。作為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多少會受孩子情緒的影響。
父母要先穩定好自身情緒,覺察情緒的產生、接納情緒的存在、及時轉化情緒,才能更加平和地面對,也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父母之間也可以相互提醒和監督,避免負面情緒在家中傳播。
2、發揮過來人優勢
父母是高考過來人,也是生活的先行者,要發揮這些優勢建立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知識庫等儲備,提醒孩子學會借助外力用好資源。核心家庭成員要做好分工定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發揮自己所能提供的支持,如是否需要陪讀、接送上下學、餐飲、親子運動等。
3、做孩子學業的輔助力
在如何學習、備考這件事上,父母可能幫不上太多,但作為孩子的盟友,如何協助孩子更好地把握備考節奏、如何合理安排課外校外時間以及協助監督備考各階段目標的制定與檢查是可以積極參與的。從孩子成為高三生開始,父母要關注高三整年的安排,從開學、期中、期末、寒假、百天倒計時到“一模”“二模”等各個節點的前后,都要了解孩子的備考情況,在不同的階段制定符合現階段的小目標,各個攻破。當孩子取得進步時父母要給予積極的肯定與認可,消極懈怠時及時鼓勁加油,在關鍵時刻為孩子助力。
4、孩子成績下滑時理解安慰
在備戰高考的日子里,會面臨各種各樣的考試,成績也會出現起伏的現象,怎樣去面對成績下滑,也是一種考驗。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家長應該在其成績下降的時候,幫助他正確面對一時的得失,避免孩子心灰意冷,從而對學習產生倦怠的情緒。
5、督促孩子養成良好作息
若想保持學習上的高效,離不開良好的作息,只有晚上睡眠良好,才能保證白天的學習,能在高效中進行。如果孩子缺乏一定的毅力,無法堅持學習計劃,甚至還會熬夜學習時,那么作為家長,可以提醒他,應該養成科學合理的作息習慣,這樣才能保證精力旺盛,實現持續提升成績的目的。
上一篇:孩子上二年級了學習不開竅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一二年級成績不好以后能趕上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