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怎么預習
小言的媽媽
2022.11.02 22:52
464瀏覽
1回答
宸熙宇媽媽
課前的預習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課前預習了,才能對課文有個大致的了解,明確重點難點,以便上課有目的、高效地學習。預習時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標記,以便上課時重點突破,迎刃而解。預習就是自我學習的過程,體現出學習主體性原則。
高中歷史怎么預習?
1、系統化的略讀
系統化的略讀,強調在規定時間內,明確一本書所屬的類別與基本框架,這也就是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的要求。
有的學生一拿起書,就逐字逐句地看,這樣既花費大量時間又抓不住課文的整體框架,“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要一氣呵成的通讀一遍,切忌遇到困難就停頓下來,這樣會打斷思路,破壞理解的完整性,略讀之后再將課文知識系統化,整理出基本框架。
2、閱讀課文目錄,形成框架結構
歷史課文是以章節體系編排,每一章構成一個單元,體現出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反映出歷史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經常閱讀目錄,便于我們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結構,從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而且可以做到縱橫對比,融會貫通。
3、閱讀章節導言,把握背景線索
高中章節導言主要是介紹國內國際背景和主要線索。導言是高度概括濃縮的語言,讀導言也是便于從宏觀上了解這一章或內容,明確該章大事所處的時代背景,從而形成立體的時空觀和系統的歷史感。常讀導言還可以提高歷史概括能力,“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nbsp;
4、閱讀歷史正文,夯實歷史知識
每節正文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主體,因此要高度重視。每節都有相應的子目,閱讀正文要圍繞課題與子目,了解歷史的原因,經過和影響,注意每節歷史事件、人物的關系。高中學習,尤其要分析歷史動因和影響,理解歷史表象背后的因果關系。讀正文,要注意領會理論性的`表述和歷史結論性的論語。正文的閱讀應帶著問題去研讀。
怎么才能學好初中歷史?
1、用思維導圖理解記憶
這是一種全新的思維學習方式,可以把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來,方便理解式記憶。大家都知道,歷史的學習沒有捷徑可走,有的只是“死記硬背”,但是“死記硬背”也要講究一定的技巧,還要運用一些工具,而思維導圖就是這樣的便捷工具之一。
2、到歷史事件發生地學習
加深對歷史知識的深刻理解和記憶,親身到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學習,是最佳途徑。例如講到虎門銷煙,可以去廣東東莞的虎門銷煙公園,進行實踐學習;講到井岡山根據地的歷史,可以去井岡山革命歷史博物館,和井岡山根據地,實地考察學習。
當然,如果沒有實踐條件的話,也可以利用網上展館,或者視頻的方式進行直觀的學習,這樣更加有利于深刻理解和記憶。
3、多看與歷史相關的書籍
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歷史學習意義和故事性與一體的書籍進行閱讀,以便提升學習效果。俗話說,有興趣才會有學習動力,學習歷史也是如此。
如果對于學習歷史沒有興趣的話,那是不可能學好歷史的。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購買一些歷史相關的書籍,多進行閱讀,一來可以培養學習歷史的興趣,二來還可以豐富知識。
上一篇:初二物理的學習方法
下一篇:初三化學怎么提高成績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