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和孩子老師溝通
小米娜寶貝
2022.10.26 12:41
525瀏覽
1回答
小月亮媽咪
作為家長,為了孩子的成長,經常要和老師打交道,不要錯誤地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就是老師的事情。家長需要協助老師教育好孩子。那么怎樣和孩子老師溝通呢?
怎樣和孩子老師溝通?
1、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老師是一種職業,生活中他們也是孩子的家長,或未來是孩子的家長。他們在工作的時候一般會提前換位思考,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愛學生的,是“恨鐵不成鋼”的,說話的時候可能不注意選擇用詞,有的時候說出來的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但是,家長要認識到,批評也是一種教育方式,是老師認真履行職責的表現。合理的賞識可以給學生極大的促進,恰如其分的批評也能促使學生改正錯誤。家長對學校、老師的各種教育舉措,不要斷然排斥,應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關心。
2、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理性的引導
如果老師的教育方法存在問題,家長不宜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的不是,而是要和孩子淡化老師的批評方式,強化老師的批評目的。如果老師批評錯了,家長應冷靜下來,不僅要聽孩子的陳述,也要向其他同學和老師了解情況,并及時和老師交換意見,切不可在孩子面前發泄對老師的不滿。對于孩子的一些小錯誤、小毛病,老師批評后,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找老師溝通,向老師承認錯誤,強化印象,避免再犯類似錯誤。
3、維護老師的威信
家長有時會當著孩子的面貶低老師:孩子犯了錯,怪老師處理方法不當,孩子成績差,怪老師不認真教,孩子評不上“三好學生”,怪老師偏心,這些言行對老師的威信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作為家長,應該全面客觀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認真聽取老師的意見,積極支持、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自覺維護老師的威信。
4、配合老師教育
家長可以積極主動地去訪問學校、訪問老師。這樣做,可使家長在家校聯系中處在比較主動的地位,可以在有準備的情況下,與老師就教育子女的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細致的交流。校訪時,既要訪班主任,也要訪科任老師;如果能事先同老師取得聯系則更好。應當注意的是,在沒有特殊情況時,不要在上課時到教室里找正在教學的老師,以免沖擊教學。
5、走出家教誤區
家長要明確教育孩子的責任,明確家庭教育是終生的,學校教育是暫時性的,更要明確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家長總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無論孩子的身心發展或行為習慣培養都應由學校負責,極少甚至從不過問孩子的行為表現。要知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實施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的言行、態度,都在影響著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