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跟老師溝通孩子的問題
小糖果丫丫
2022.10.10 16:45
636瀏覽
1回答
洛水伊佳人
家長可以事先和家人商量,考慮好要溝通的事項,和老師討論研究的范圍,應不只限于孩子的學業成績,其他諸如孩子的自制力、依賴心,禮節以及和同學問相處的情形等問題,都應列入考慮。
怎樣跟老師溝通孩子的問題?
1、把想法和問題簡單講給老師
很多家長在跟老師溝通的時候,往往傾訴比較多。其實,在跟老師交流孩子情況的時候,家長應該把問題和自己的想法簡單講給老師,而不是把老師當成知心大姐姐、當成傾訴的對象,一直抱怨。
如果家長過多的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怨憤的話,不僅令老師尷尬,對孩子也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幫助的。
所以在跟老師交流的時候,家長首先就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問題。把這些講給老師之后,再多聽聽老師的意見。只有當家長能夠放平心態,在跟老師交流的時候,才能得到有效的建議。這樣的話,對孩子也會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2、要注意禮數,但也要注意一些禁忌
很多家長都以為給老師送禮的話,老師就會多多照顧自己的孩子。在跟老師交流的時候,也會更加方便。但是,給老師送禮的話,不見得有好處。即便是給老師送禮的話,也不要過于盲目。
孩子如果愛學習聽話的話,自然老師也會歡迎的。如果想著是通過送禮,就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網開一面的話,顯然不僅不會幫到孩子,可能還會助長孩子的缺點,讓孩子更容易犯錯誤。所以,在跟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的時候,要注意禮數周全,更要注意跟老師交往的禁忌。
3、適時、適度聯系
聯系的頻率要因孩子情況而異,更要尊重老師的意見,一般以一周至兩周聯系一次為宜:間隔太短沒有必要,還會增加老師的負擔;間隔太長,則會失掉經常聯系的優勢。
4、要全面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
和老師討論研究的范圍,應不只限于孩子的學業成績。學習是許多家長和老師溝通的主題。在溝通中,家長應咨詢孩子這段時間和以前比較有哪些變化,學習是不是更主動?方法是不是更合理?而不是只關心成績的高低。此外,孩子的行為、情緒、興趣、同學關系、思想品德修養、青春期心理也是溝通的重點。
家長與老師溝通會存在什么問題?
1、沒時間和老師溝通
聯系不在次數多,如果父母工作太忙,沒時間和老師交流,可以通過短信和電話,簡單向老師說明家里的情況,請老師配合。
2、缺乏和老師交流的經驗
如果不習慣直接面談,可以給老師發短信,熟悉之后再決定交流的方式(電話或面談)、時間,如果覺得孩子沒什么問題,也可以向老師說明,等到家長會上再交流,讓老師知道你對孩子的關心。
3、交流僅限于家長會
有的家長平時不怎么和老師聯系,只在家長會上與老師聊一聊,但這個時候老師和每位家長交流的時間有限,效果也不會太好。時間允許的話,隔一兩個月和老師見面或打電話聊一聊,不要等到孩子有問題,才和老師交流。
上一篇:小孩子不愛讀書不愛寫作業怎么辦
下一篇:初一學生英語基礎差如何提高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