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如何去預習
九斤媽媽
2022.10.24 18:28
442瀏覽
1回答
鑫欣倆寶
在孩子小學低年級階段,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要比掌握多少書本知識重要的多,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通過好的學習方法來養成,我們都知道學習要做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但有哪些具體有效的學習方法可用?
三年級語文如何去預習?
1、默讀全文
對于未來孩子的學習,默讀本身也是必須鍛煉的一個內容。例如,在理解考試題目要求時,如何能快速的找到關鍵點全憑孩子的默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所以,我們才把默讀放在第一位。
2、批注閱讀法
指導學生真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要經過訓練使學生學會在文中空白處、天頭、地腳寫一寫評語,如初讀概括出的段落層次大意,對某些優美詞句的心得體會、評價,以及不大明白意思的地方,還有把查到的字音、詞義寫在書中文字旁邊。
3、多讀課本
語文能力無外乎“聽說讀寫”,其中“讀”是關鍵,也是基礎,因為其他三種能力的形成,需要以“讀”為支架。古人是怎么學習母語的?基本方法就是讀和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都是在說讀。所以,如果學生能夠將“讀”真正落實好,其效果不會比坐在教室里被動地聽一節課的效果差。
4、學會真正的思考
如果孩子有寫一寫的沖動,就讓他們用鉛筆寫在書上,不對、不全面,都沒有關系。語文學習的本質,并不是要追尋統一的標準答案,而是要關注學生自己思考的過程,從而學會真正的思考。
5、難易適度,循序漸進
在預習中要注意預習內容難易適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漸進的培養措施,逐步提高學生預習的能力,引發學生預習的興趣。
6、交流經驗,獲得方法
除了在課堂上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后者“漁”便是預習的方法,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預習方法,如怎樣把一篇課文讀通順,有的孩子認為可把長句子讀通,有的孩子認為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還有的孩子認為注意好停頓和換氣的地方。
7、持之以恒,習慣養成
如果僅布置預習作業,老師不及時檢查,這就給學習自覺性較差的孩子有空子所鉆,容易使學生認為老師也不重視預習作業,自己就可以馬虎,久而久之便不做了。要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需要日積月累、堅持不懈的反復實踐。
上一篇:生物遺傳學不懂怎么辦
下一篇:早讀有什么好處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