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引導三年級孩子學數學
小小馨欣兒吖
2022.10.19 19:32
466瀏覽
1回答
元氣滿滿的函函
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因為這是取得好成績的主要原因。而在聽講時,也要做到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只有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才能真正的做做到了認真聽課。
怎么樣引導三年級孩子學數學?
1、適當的專業輔導
三年級數學是打基礎的時候,很多家長希望,孩子的數學基礎能打得扎實。而如果家長沒有足夠的精力,對孩子進行輔導的話,那就需要讓孩子,有適當的課外輔導。如果孩子對數學感興趣且學有余力,課外學學奧數,對數學思維的拓展是有幫助的。
但如果孩子覺得非常吃力,學得不快樂,還是不要去強迫。可以向數學老師請教,選一本合適的參考書。或者請專業的老師適當輔導。
2、有針對性的練習
三年級的學生,學校會要求他們練口算。而對小學生來說,20以內的口算,對提高計算能力還是挺重要的。目前的國家標準,是每分鐘8道題,這個速度一般學生都能達到。比如有些孩子碰到數字7、8、9經常出錯,那么就多練習帶有這幾個數字的題。
每天對錯題再做幾遍,收獲會更大。練習的時候,要選擇靈活的形式,例如網上經常會有一些FLASH小游戲等等,讓孩子在玩中學,不但不覺得枯燥,倒是樂在其中。
3、作業出錯不是大事
告訴孩子有錯誤,至于錯在哪,讓他自己找到,并弄清楚為什么錯了。錯誤也是一種經歷。家長的職責,應該是督促他及時完成作業,并能自己檢查。至于錯在哪里、應該怎么改,不是家長的事情。
如果讓孩子養成“我只要完成,等下媽媽會檢查”的不良習慣,那以后進了初中高中、到了考試時,他永遠都不會自我檢查了。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回顧和檢驗的習慣,讓他們有“這道題我肯定做對了”的自信,這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學習品質。
4、善于質疑問難
學啟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有疑開始的,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學會創新的關鍵。著名教育家顧明遠說:“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現代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有提出問題的能力。”
培養創新意識、學會學習,應從學會提出疑問開始。學習中要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即增加主體意識,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激發創造欲望,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
5、歸納總結思想
在研究一般性性問題之前,先研究幾個簡單的、個別的、特殊的情況,從而歸納出一般的規律和性質,這種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式稱為歸納思想。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就是歸納思想的應用過程。
在解決數學問題時運用歸納思想,既可認由此發現給定問題的解題規律,又能在實踐的基礎上發現新的客觀規律,提出新的原理或命題。因此,歸納是探索問題、發現數學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思維過程中的一次飛躍。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