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數學怎么學
cc寶貝快來
2022.08.11 17:48
443瀏覽
1回答
小玖的寶媽
高考的學習,在目前這個階段,要想復習的效果好,那么就要先放松自己的心態,這點很多高考生做不好。緊張的心態,會使你的學習狀態下降,這也你的努力也就白費了,所以要學會放松一下自己,這樣學習效率才能夠提高。
高考前數學怎么學?
1、重視課本
最后幾天一定要多看課本,每個章節、知識點的定義、定理等務必再重溫一遍,尤其平時遇到不多的冷門知識點,如矩陣行列式、算法、極坐標等,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2、適量練習
最后幾天復習,不宜再做很多,難題,偏題,怪題,但基本的題型,還是要做到每天有練,保持手感與狀態,建議近幾年一模兩模的填空選擇可以每天做一到兩套,注意速度與準確率的平衡。
3、錯題重溫
這一年來歷次作業、考試當中的錯題,尤其是一些基礎型錯題,盡量重看一遍,看的過程中要問自己,當時為什么會做錯?找出出錯的原因,在高考中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4、歷年真題回顧
無論之前有沒有做過,考生都可以在這幾天,把過去幾年的真題,再拿出來重溫一遍。真題永遠是高考最權威的指向標,爭取從真題中,去感悟高考命題的特點與方向。
高考數學的答題技巧:
1、審題要認真仔細
高考數學中,解題最重要的環節是審題。審題的第一步是讀題,這是獲取信息量和思考的過程。讀題要慢,一邊讀一邊想,應特別注意每一句話的內在涵義,并從中找出隱含條件。
有些考生沒有養成讀題、思考的習慣,心里著急,匆匆一看,就開始解題,結果常常是漏掉了一些信息,花了很長時間解不出來,還找不到原因,想快卻慢了。
所以,在高考數學的實際解題時,應特別注意,審題要認真仔細。
2、解題時要創新
考生在高考數學解題時,常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統一的方法、統一的式子繼續進行下去,這是因為被研究的對象包含了多種情況,這就需要對各種情況加以分類,并逐類求解,然后綜合歸納得解,這就是分類討論。
引起分類討論的原因很多,數學概念本身具有多種情形,數學運算法則、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圖形位置的不確定性,變化等均可能引起分類討論。建議考生在分類高考數學討論解題時,要做到標準統一不重不漏。
3、掌握概念、公式得基礎分
熟練掌握公式,一些考生常弄混一些概念,比如在做有關三角函數的小題時,若能熟練掌握三角函數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輔助角公式、誘導公式、三角形的恒等變形公式等,并靈活應用,有關三角函數的題很容易拿分。
4、注意全卷時間的把控
嚴格分配時間,不要因為一道題目被卡住,就無節制地耗費寶貴的時間,每條題目都要有總的時間觀念。不要有檢查試卷的想法。要把時間投入到最能拿分的地方。(考試期間不要老是看時間,影響做題)
上一篇:高一數學怎么學
下一篇:高中數學學不好的原因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