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離家出走的原因和預防措施
2023.12.08 09:07
502瀏覽
未成年人離家出走是全世界共同關心的問題,避免未成年人離家出走,關心青少年的成長,已成為人們共同關注的問題。因此,很有必要認真分析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原因,以警示那些離家出走或準備出走的孩子之醒悟,不要再做蠢事。同時,引起家庭、社會和學校的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孩子離家出走。本文從家庭的角度,分析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原因,以期引起家長的重視,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盡量做到教育子女有的放矢。
青少年離家出走的原因和預防措施:
從以下幾種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原因中,剖析其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逃避懲罰
未成年人自尊心很強,最怕在同學面前丟面子,“掉價”。有的學生一旦在校犯了錯誤,老師通常要求家長共同教育,但一般學生都不愿意自己的錯誤讓家長知道,既害怕學校處分又怕家長斥責。這時家長如果處理不當,給未成年人施加精神壓力,當精神壓力超出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時,他們便會選擇離家出走,出現到外邊暫避風頭的行為。
2、賭氣逞能
青少年離家出走的原因:
1、對外面世界的向往
一些青少年從小被家人溺愛,備受嬌慣,并且對外面的世界很向往。由于缺乏應有的引導和教育,他們與社會上不務正業的人交往,為此不惜離家出走,以追求向往的“自由”。
2、逃避現實
一些青少年由于生活在對他們身心發展不利的家庭里,常遭打罵。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學習成績較差,為了免受打罵便一走了之。還有一些離家出走的青少年是因為忍受不了學校的學習壓力,或者是升學壓力,而選擇離開。
3、為了報復父母
現如今,孩子離家出走的新聞已經是屢見不鮮了,甚至可以說是每天都在發生,因為隔三差五的機會在網上看到孩子離家出走的新聞。孩子在小時候對家長百依百順,可是長大進入青春期后沒孩子就開始反抗父母的教育方式了,有的孩子還會跟家長頂嘴,有的喜歡用離家出走的方式來對抗父母。
青少年離家出走家長應該怎樣處理?
1、家長要學會跟孩子做朋友
很多家長都抱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感覺把朋友看得比父母還重要,因為孩子有什么心事都只是跟朋友分享,卻不愿意對父母透露一半點。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惑,那你就真得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了。
學著尊重孩子,不要總是把控制孩子當做自己的使命。你越是控制孩子,孩子越是想要掙脫;而你越是讓孩子感悟到你對他的尊重,孩子越是會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想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你必須放下身段,學著跟孩子做朋友,當孩子信任你之后,你對孩子的教育才會起到作用。
2、正視孩子的想法
近年來,中學生離家出走的例子時有發生,因為涉及到青春期叛逆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會讓父母焦頭爛額。解決孩子離家出走的難題,關鍵是做好預防,等孩子真的離家出走了再去找已經是晚了。
青少年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一、逃避懲罰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絕不輸在起跑線上”,“處處要高人一等”,在這些思想的指導下,現在的孩子承受了很多這個年紀不應該承受的壓力。再加上很多父母不知道給孩子減壓,孩子在學業上只要有一點退步,就輕則威脅、重則打罵。青春期了,仍是如此,就會出問題。
父母要清楚,孩子青春期了,要叛逆了,他為了逃避懲罰會做出比小時候極端的多的事情,離家出走還是比較緩和的,他無非是想逃離一下避免沖突,像有些思想上更為極端的孩子,容易產生輕生的念頭;這在中學里,并不少見。
二、受到不良信息影響
青少年正好處于青春期,這時候孩子的父母是最為難的。而孩子們在學校里,難免會遇見不順心的事情,早戀被老師和父母干涉,學習成績不好無顏面對老師和父母,和同學的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在這些種種的壓力之下,很容易做出離家出走的行為。
青少年要離家出走怎么辦?
1、張開雙臂,接孩子回家
我們不要給出走的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簽,他們只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做了一個不好的決定。所以,當孩子回家時,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知道家才是最安全的,父母會永遠無條件地接納他,支持他和愛他。
2、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
孩子不僅僅需要強健的身體,更需要情感上的理解、交流。當我們回到家時,最應該做的是放手中的一切,經常跟孩子和愛人坐在一起面對面地交流,哪怕就是聊一聊。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
據調查,每年約有100萬兒童離家出走。美國國家監管局估計,失控的年齡已經從平均16歲下降到15歲,38%的兒童年齡在14歲以下。找出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以及對應措施,讓我們來看看。
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以及對應措施:
1、從家長的角度來看,一些家長的教育還不夠充分,缺乏與孩子平等的溝通,甚至可能動手打孩子情況。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學習和家長表現出叛逆的態度。 與此同時,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沒有完全的親情,父母忙于謀生,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所有這些都促使青少年逃離家園。
2、從孩子方面來說,青少年心智還未完全成熟,情緒波動較大,遇事易沖動,不能較為理性地分析和對待實際問題;少數青少年由于受父母長期寵愛,養成了任性嬌縱的性格,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他們常會采用一些“出格”的事情以示抗議,諸如頂撞長輩、我行我素等不良行為。
3.從學校方面來說,個別學校仍舊采用“填鴨式”教育方法,單方面進行硬性灌輸,致使學生感到學習是枯燥無味。加之日常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沒能及時發現學生心理上出現的各類新問題,或雖然發現但缺少深層次的溝通,不能從根本上解開學生的“心結”。
4、從社會角度看,一些娛樂場所如網吧、歌舞廳、臺球室等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年輕人的吸煙、飲酒、染發等不健康現象或受一些影視書籍的影響,都容易使他們刻意去模仿。在他們看來,社會上的那些“社會人”似乎“瀟灑”,過著“滋潤”的生活。
在多數情況下,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總想往外跑,是因為父母的管教讓他們感到窒息,不自由,所以他們渴望到外面去獲得自由。但是離家出走這一行為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是絕不允許出現的,當自己的孩子做出了這樣的行為,要及時開導,避免孩子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青少年叛逆離家出走怎么辦?
1、及時找到孩子
首先,孩子離家出走了,不管是因為什么,家長都要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動態和出走的方向,及時把孩子找回來,避免孩子一個人在外面遇到某些不可預知的風險和困難。
2、了解孩子為什么要離家出走
家長要從自身做起,查找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找到原因后應該想想要怎樣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上一篇:初三了孩子叛逆很嚴重怎么辦
下一篇:初中生厭學怎么樣開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