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性
2023.12.29 08:27
286瀏覽
獨立性的培養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都是非常重要的。獨立性強的人往往自理能力好,事事依靠自己,面對困難更容易解決,對于自己要做的事和整體人生規劃也更明確。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樣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也能更容易成功。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性?
1、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并尊重孩子的選擇
要求孩子聽話,孩子的獨立性和個性得不到發展,這是家長經常忽略的方面。要從小培養孩子自主選擇的能力。一件事情可以給孩子幾個選項,孩子選擇了就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從小就意識到要對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后果負責。
2、父母無條件的愛
孩子的人格獨立與父母的愛息息相關,孩子與父母的愛連接越緊密,孩子人格的獨立性就會越強。有些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而過早和孩子分床睡,很小就把孩子放在外地上學,這對孩子來說是父母的拋棄,孩子會因為這些事情而缺乏安全感,在面對外在環境時會自卑,孩子獨立的人格也無法建立。
獨立性對孩子健康生長有著極大作用,家長一定要著重培養。獨立性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完成,家長不能總想著一蹴而就。家長需要在生活中尊重孩子的意思、理解孩子的想法、認可孩子的行為、鼓勵孩子面對困難、夸獎孩子的成就。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1、尊重孩子的情感
尊重孩子情感,對于孩子的“大驚小怪”,父母要給予充分的理解,不能嘲笑、呵斥孩子,不能對孩子的感情不屑一顧,要給予真誠的關注。家長與孩子之間,保持一種平和的態度和寬松的氛圍,不能把成人意見和情緒強加給孩子。家長不要用自己不良情緒影響,壓抑孩子,讓孩子情感圍著成人變化,而無法擁有自己獨立的情感世界。
2、支持鼓勵孩子的獨立活動
當孩子的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時,孩子就表現出得意、高興,出現“自尊”和“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否則就出現否定的情感和態度。
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培養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都是非常重要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強的人往往自理能力好,事事依靠自己,面對困難更容易解決,對于自己要做的事和整體人生規劃也更明確,這樣的人也更容易走向成功。所以,家長們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1、給孩子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在窮困家庭的孩子,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煉的條件;現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長應多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難,也要求他自己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應對未來的能力和意志。
2、給孩子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選擇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但不少家長怕孩子選擇錯誤,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就不可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家長應主動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并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獨立性的培養對于孩子來說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課,所以父母必須要盡早鼓勵孩子學會自立和自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也要一點點的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學會約束自己,這才是孩子將來成功的開始。那么,我們該怎么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1、父母不包辦孩子的事情
很多父母以為自己把全部的愛都給孩子,替他包辦了一切,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錯失很多嘗試的機會,也失去成長的經歷,一旦離開父母的庇護,孩子的路將異常地艱難。
2、尊重孩子
父母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認真聽孩子講話,并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和語氣,不要動不去就大聲呵斥孩子,這樣只會傷害他們的自尊,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尊重他的。只有那些能感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才會舉止大方、對人友善、獨立意識強。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經常會看到這些情況:他們的孩子在家里活潑好動,聰明,但當孩子來到新環境與陌生人接觸時,會變得膽小,不愿與人交流;有的孩子遇到父母的熟人,或者自己的好朋友,都不會主動打招呼,即使父母強迫孩子禮貌地跟別人打招呼,他也沉默不語;有孩子則相反,與人交往處處逞強,經常和同伴發生摩擦,打架比較常見。
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第一,為孩子創造社交機會
邀請更多的孩子到家里來,帶孩子走親訪友,組織好朋友一起玩等等,擴大他的接觸面,讓他有機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體驗交流的樂趣.
在這些與人接觸的機會中,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溝通的規則和技巧,包括如何待人,如何與朋友相處,如何向別人提出要求,如何禮貌地拒絕別人更合適等等。
第二,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現在社交能力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你的工作能力再好,如何你是一個悶葫蘆的話很可能別人就會發現不到你;說話不好容易得罪人,工作上也難。所以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是很重要的。
怎樣培養孩子的人際社交能力?
第一,讓孩子先說話
很多孩子不想表達,所以我們可以用繪本講故事,然后在親子互動中向孩子詢問繪本的內容,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和表達能力,孩子應該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
第二,家長要適當“裝傻”,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愿意表達,而是有時候孩子的小手一指大人就會去滿足,久而久之孩子不愿意多說。所以有時大人在孩子還沒開口表達需求就慢點滿足,等孩子開口說;當孩子說表達不夠準確時,家長也可以假裝不明白,引導孩子準確地再說一遍。
很多家長經常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在學校不適應,老是形單影只的,交不到朋友怎么辦? 為孩子感到非常著急。
其實,當父母有這樣的顧慮時,應該先問問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用自己的角度去判斷孩子的感受,也許孩子什么都沒想?
但如果孩子自己覺得不受歡迎,交不到朋友,甚至自卑,那么父母就需要花點心思去引導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第一,家長要想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創造一個輕松的社交環境。例如,當客人來家里時,父母可以鼓勵他們的孩子接待客人。如果孩子有喜歡的朋友,可以給孩子騰出時間與朋友玩耍。
第二,如果孩子社交表現良好,家長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孩子,幫助他們建立社交自信。
上一篇: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下一篇:孩子就是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