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厭學不想上學怎么辦
九斤媽媽
2023.10.30 14:34
441瀏覽
1回答
Mandy是曼曼啊
父母要了解,正處在厭學情緒中的孩子的,思維發展的特點,并且要立即采取措施,讓孩子明白,他在為自己而學習,不是在為父母學習。并主動引導他去找到學習的樂趣,那孩子就會動力十足地學習了。
小孩厭學不想上學怎么辦?
1、父母不要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家長這樣教育孩子:“如果這次你考好了,你想要什么,媽媽就給你買什么。”這種教育只能是害了他們,或者使他們變得越來越蠻橫不講理,或者使他們的成績大幅下降,郁郁寡歡,甚至走向抑郁或自卑。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用平常心來看待孩子的成績。學習是學生的職責,學習好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做到的事情。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好,而沾沾自喜,或者用各種各樣的物質,來獎勵她,這樣只會讓你的孩子有個錯覺,學習是為家長學的。
2、經常給孩子“積極暗示”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來自于他們的自我激勵外,還需要來自于父母的賞識和鼓勵。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這樣,家長說他聰明,他就聰明;家長說他笨,他真的會變笨,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暗示”作用。
“哪里呀,我家孩子不行”即使是家長對別人,謙虛客套的說法,孩子聽到耳朵里,也會認為這是家長對自己的評價。在這種暗示下,孩子也就真的變笨、變差了。正確的做法是,即使孩子真的記憶力不好,在學習方面真的有缺點,家長也千萬不可輕易批評孩子。
3、父母要創設一個寬松的家庭環境
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孩子一起制訂一份,適合又有針對性的,學習作息時間表,但不必完全改變家庭日常生活規律。另外,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為孩子的學習和對家庭教育意見的分歧爭吵,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嚀、萬囑咐,讓子女感到嘮叨個沒完。要盡量減少或避免人情往來的應酬,吵雜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心緒不寧,煩躁不安,不能靜心學習。
孩子厭學的原因是什么?
1、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時候,孩子會更多地遵從家長和老師的意見,從不會過多的去想“為什么”,他們認為家長和老師的話就是真理。但是,到了四年級后,孩子的思維能力迅速發展,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他們開始思考:我為什么要學習?學習不好能怎樣呢?
由于自我意識剛剛出現,這時候的孩子固執地認為,自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時,父母的嘮叨和命令不僅會令孩子感到厭煩,而且會給他們一種錯誤的信息:學習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他在為父母而學習。在這種錯誤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習。
2、父母不了解小學階段知識的難度發展規律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難度不斷加大,很多孩子,已經開始承受,因為學習而帶來的壓力了。孩子自身也開始面臨著,學習的困難,需要家長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家長一是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孩子才會真正地,去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另一方面,當孩子感覺到對學習力不從心時,父母要給予更多的關心、支持和包容。如果家長總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責、打罵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厭惡學習,從而產生很強烈的厭學情緒。
上一篇:孩子五年級就厭學了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厭學什么方法最有效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