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咋辦
董成鑫520
2023.10.26 17:28
504瀏覽
1回答
小耳朵寶寶
孩子不聽話,是指孩子的言行沒有與父母或長輩的意愿相一致,經父母或長輩的糾正,孩子卻還是一意孤行。其實這是父母或長輩對孩子言行的一種思維定式。那么,孩子不聽話咋辦呢?
孩子不聽話咋辦:
一、勤與孩子溝通,聽聽孩子的心聲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只有通過與孩子的溝通,我們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們內心一些真實的想法,這樣我們才能“對癥下藥”,對孩子進行一些心理疏導和正確的引導。
二、改正家長的觀點,不是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是愛孩子
面對孩子們的需要,父母應該有原則性的滿足,要做到愛而有度,愛而有則,同時要明白孩子的行為是否正確,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不是合理,如果覺得不合理那就不應該去滿足他,家長便要有針對性的加以說服教育,給孩子分析利害關系,講清楚家長不答應他要求的原因,甚至可以“冷處理”,不理睬他的無理取鬧,同時全家人要步調一致,一起把孩子孤立起來,不要心疼他,否則,不但目的達不到,還會造成孩子任性行為越來越嚴重。這樣對待孩子的任性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感覺到:原來靠哭鬧、打人、任性是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的。
三、運用榜樣學習,多讓任性的孩子與有良好習慣的小朋友作比較
我們必須認識到幼兒園早期兒童教育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找到孩子的任性行為,針對孩子的任性行為,不能像家長那樣遷就他,也不能一味的批評和責怪他,根據他的任性表現,找到引起孩子的任性原因,然后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來進行引導教育。當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小朋友相處時非常霸道、任性,老師可以通過對比,讓小朋友意識到要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比如,你看某某小朋友謙和友愛,大家都非常喜歡他,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你愿不愿意也成為大家都喜歡的小朋友,那么你也要做一個謙和友愛的小朋友。每個孩子都是有一種喜歡被人稱贊的本能,掌握孩子的這一特性,再加以善導,在潛移默化中幫孩子矯正幼兒任性的行為。
四、言出必行,獎懲分明。
對5周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立規矩了。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約法三章不易太多,對小孩子太多的條框只能讓他厭煩,對一些必要的事情立規矩,無關緊要的事就讓孩子自由些吧,商定規矩時要和孩子一起討論,經孩子認可同意。二是不能朝令夕改。家長要講信用,不能臨時改變規定,不能隨意隨心管教孩子。三是獎懲分明。答應的獎勵要做到,做錯了,告訴孩子錯在哪,懲罰也要執行,千萬不要不講道理直接懲罰孩子。激發孩子的欲望,讓孩子覺得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通過努力獲得獎勵得到。
五、以身作則。
隨著年級升高學習任務加重,孩子面臨的困難越來越多。家長除了提供必要的幫助外,可以陪孩子一起學習。例如:告訴孩子媽媽最近單位要完成一篇報告,要讀哪些書,我們一起一個月沒媽媽把報告完成,你把兩個單元的課程完成,我們共同進步。并且告訴孩子媽媽之所以這么努力是為了多賺錢,讓寶寶的生活更好些。以身作則帶動孩子,感動孩子。
矯正幼兒任性的行為,是需要家園共同努力的,最忌“園否家然”。家庭與園所的教育一定要相一致,要時常相互聯系溝通,為了避免兒童任性行為的不利發展,減少兒童成長的障礙,我們必須及時把握兒童學習和生活的趨勢,把家庭和幼兒園結合起來。
上一篇:孩子不愛去學校怎么辦有什么辦法
下一篇:孩子不喜歡做作業有什么好辦法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