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罵孩子會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Mandy是曼曼啊
2023.10.25 16:05
489瀏覽
1回答
玥寶大寶貝
有些家長經常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打罵、吼叫孩子,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對的,是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好、變乖、改掉自身的壞習慣,但是打罵孩子并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
經常罵孩子會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一、容易撒謊。
有的家長發現孩子犯了錯誤,張口就罵,久而久之,孩子為了逃避皮肉之苦,想辦法編理由欺騙家長。有時,家長發現孩子說謊,為了懲罰孩子的錯誤,家長的態度會更加強硬;而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犯了錯誤,就會更加圓滑的編各種理由,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二、容易變得懦弱。
經常被家長罵的孩子看到父母就會緊張,產生恐懼心理,不敢接近父母,不管是對是錯,父母讓做什么就做什么,無條件乖乖順從。長此以往,孩子變得懦弱沒有主見。
三、脾氣暴躁。
孩子的天性是善于模仿,父母經常罵孩子,孩子在外面也會模仿家長的樣子攻擊別的孩子。這種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長大后,就會出現暴力傾向。
同時特別容易導致本來性格倔強的孩子產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動不動就對人施暴。
四、個性壓抑。
家長經常打罵孩子會讓孩子有一種錯覺,弱者要服從強者,暴力才能解決問題。因此,孩子就會變得敏感、多疑、暴躁,產生對父母、學校的敵對情緒,壓抑自己本真的秉性。
五、容易自卑。
孩子被家長罵之后,看似聽從了家長的教導,但實際上,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特別容易產生自卑,而且也非常容易走上自暴自棄的消沉之路。
六、特別孤獨。
由于父母經常打罵孩子,孩子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孤立無援,慢慢的變得沉默寡言,個性壓抑,不愿接近老師和小伙伴,顯得孤僻冷漠。
七、容易變得叛逆。
由于父母對孩子管教得非常嚴厲,孩子表面上雖然是聽從了父母,但在內心里仍舊是會有不同想法的,這些想法會一直積壓在孩子的潛意識里。長大后,孩子會一改小時候“小乖乖”的形象,非常叛逆、不循規蹈矩,形成反叛沖動的性格。
經常罵孩子怎么辦?
1、家長遇事要冷靜思考,善于修煉自己的性情。
孩子不是成年人,總有把事情做得很糟的時候。無論孩子有意為之還是無意為之,家長要做的首先是冷靜。如果覺得忍不住要罵孩子,家長可以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冷靜一段時間,或者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心情,然后再想想孩子為什么這樣做。如果孩子有意為之,家長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自己的管教出了問題?還是沒有發現孩子情緒變化的原因?如果孩子是無意為之,家長想到的應該是如何幫助孩子做好事,而不是責罵。其實,家長還可以換位思考,想想自己小時候的情況,就會體驗到孩子的心情了。
2、家長對孩子要心胸寬廣,勇于接納孩子的缺點與錯誤。
孩子正處在成長期,思想上、心理上、行為上肯定有一些不成熟。此時他們需要的是家長的接納、幫扶與鼓勵,而不是排斥、責罵與否定。對此,家長要用兩只眼睛看問題,一只眼看到孩子的成長與進步,給予表揚與鼓勵;一只眼看到孩子犯錯的背后其實有一顆向善的心,他們也想把事情做好,但是缺乏經驗技能,如果家長幫扶一把,不就使他們學好、做好了嗎?因此,對孩子的缺點錯誤,家長要做的只能是及時指明,給予提醒、指導和幫助。哪怕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錯,經過不斷改進,總有做得更好的時候。
3、要學會給孩子立規矩,引導孩子凡事照章而行。
家長經常責罵孩子,也說明孩子可能經常犯錯。對經常犯錯的孩子,責罵顯然無能為力。只有定好規矩,讓孩子學會照章辦事,并對此負責,才能有效地糾正孩子的錯誤。比如,孩子做作業精力不集中,拖拖拉拉,浮皮潦草,家長就要給孩子定好做作業時間、作業質量,并輔之以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剛開始的時候,目標要定的得讓孩子易于實現,及時對孩子進行表揚和獎勵。一旦孩子嘗到甜頭,樹立信心,就會逐步改善,越做越好。
上一篇:看小說上癮怎么辦
下一篇:經常吼罵小孩如何補救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