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不認真和專心怎么辦
家有倆寶
2023.10.11 14:40
432瀏覽
1回答
言言媽媽
孩子做事情總是容易分心,做什么事總喜歡磨蹭,可見孩子的做事情的專注力是不夠的,家長在一旁著急催促,往往取得的效果并不大,家長教育應該掌握方法,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孩子做事情不認真和專心怎么辦呢?
孩子做事情不認真和專心怎么辦
1、定量學習
許多父母會給孩子規定相同時間的學習任務,而忽略孩子在這時間內的學習效果。所以,家長們不如把定時改為定量,讓孩子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業后再休息。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并休息5-10分鐘。這樣可逐步延長孩子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
2、鼓勵孩培養興趣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能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或者觀察小動物而忘記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應該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時,就是在培養自己的注意力。
3、減少嘮叨和訓斥
盡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時間的主人。教會孩子合理分配時間,當孩子能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他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孩子學會自己掌握時間,就會有成就感,做事也會更加自信。
4、幫助孩子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相關練習訓練
例如孩子學習不專心、寫作業不認真或是考試粗心等等,就可以選擇聽寫數字或聽寫漢字的練習訓練等等;也可以專門為孩子去設計一些合適的訓練游戲,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全家人都可加入,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訓練注意力也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度,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當然也可以借助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教科書讓孩子去學習。
5、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力
自我約束力較差也是導致注意力容易分散的一個重要原因。當有周圍有其他影響事物出現時,大人們可以約束自己不去關注,但孩子卻很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媽媽們可以有意識地創設情景游戲或有意識地增加障礙用來干擾孩子從而達到逐漸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的目的。
6、家長認知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5歲開始的黃金時期效果最佳,這個年齡的孩子正是學習各項能力、樹立規則意識、快速培養行為習慣的好時機,但等大腦發育和腦容量趨于成熟,行為習慣和性格逐漸成形,再想改就愈發困難。
上一篇:孩子懶惰沒有上進心怎么鼓勵
下一篇:初一孩子厭學懶惰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