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懶怎么辦父母怎樣教育
均均的520
2023.10.10 18:28
548瀏覽
1回答
愛寶寶hhh
俗話說,懶惰使人落后,勤奮使人進步,家長都希望孩子長大以后會變得勤奮,勤奮的孩子長大以后才有大作為。但很多家長發現,孩子越長大卻越變得懶惰,孩子變得懶惰,家長有很大的責任,那么孩子太懶怎么辦父母怎樣教育呢?
孩子太懶怎么辦父母怎樣教育?
第一,大人要學會“偷懶”。
都說“懶惰”的父母,更容易養出勤快的孩子,事實證明就是如此。家庭生活中,父母不愿操心的話,很多孩子就需要“承擔”責任。就拿出門來說吧,朋友家豆子就特別操心,不僅會提醒父母要拿鑰匙,而且還會把家里的垃圾帶出門。生活中,他也是個勤快的小暖男,很多事情都爭搶著幫父母做。
所以說大人得要“偷懶”才行,這樣容易激發出孩子的責任感。也可以通過“使喚”的方式,多給孩子指派任務,督促他多做事。
第二,邀請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要再想著幫助孩子做事情,從現在開始邀請他參與到家庭瑣事中,養成“自己事自己做”的習慣。做家務就是最好的方式,可能有父母覺得,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把所有心思放在學習中就好。但事實上,作為家庭成員,孩子有義務幫助大人做家務,就像在學校需要打掃衛生一樣。
其實生活瑣事真的很鍛煉人,孩子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獨立性和責任感也得到了鍛煉。對于他們而言,學會的這些事情都是技能,將來獨立生活不成問題。
第三,做好榜樣,替孩子“找朋友”。
生活中父母要做好榜樣,千萬不要給孩子樹立負面的影響,盡量把優秀的一面展現出來。想讓孩子成為勤快的人,那父母勢必要勤快的做事,通過行為影響他們。很多時候說教的意義不大,反而是行為影響的效果更明顯。
想必父母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要幫助孩子“找朋友”,盡量讓他跟品質優秀的同伴接觸。
孩子太懶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家長要求太高,孩子想嘗試做卻總挨批評。
有的父母也明白,要讓孩子自己去獨立生活。但同時就會犯一個錯誤,就是要求太高,孩子怎么做都不滿意,總是挑毛病。
孩子因為年齡小,認知能力差,體力也比較弱。吃飯的時候撒的到處都是,洗衣服的時候水濺得滿地都是,自己收拾玩具時搞得亂七八糟,這個時候父母就會生氣,開始批評孩子:“你看你,自己吃飯都不會!”、“怎么洗個衣服洗半天呢?”……孩子好不容易培養起勇氣來自己做事,卻換來父母的批評和諷刺。這樣子孩子就會覺得不管自己怎么做,都會換來父母的批評,那么干脆不要做了,也不會挨罵了。
第二,家長太勤快,為孩子包辦一切,讓他失去了鍛煉機會。
有的父母確實非常勤快,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能安排得很好。但對孩子這種情況,這可能是一種負作用。如果事情你都干了,那么他干什么呢?當孩子要學習吃飯時,父母來喂他;當孩子要學習走路時,父母總抱著他;當孩子剛一學習自己收拾房間時,父母都收拾好了,因此父母都干了,他能干什么呢?
第三,老人體力有限,所帶的孩子缺乏鍛煉。
根據調查,我國有近一半的孩子是跟著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長大的,這是一項可怕的數據。要知道,老人畢竟年齡大了,不只是學習能力下降,育兒的知識缺乏,更重要的是身體素質變差了。很多時候,他們不愿意跟著孩子到外面跑跑跳跳,而是盡量讓孩子坐在車里。
另外,老人帶娃總喜歡幾個聚在一起聊天,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想如何跟孩子互動,怎樣做游戲,這也會讓孩子身體缺乏鍛煉,變得越來越懶
上一篇:13歲女孩該怎么教育
下一篇:13歲女孩不想上學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