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小文媽媽
2023.12.30 15:28
332瀏覽
1回答
玖兒寶寶呦
對于青春期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開始探索自己生命的自主權了,所以他們會非常抵觸家長這個階段的教育,甚至都不愿意和家長交流。但是對于家長來說,一定不能放棄對青春期孩子的教導,反而這個階段家庭教育才是最關鍵的。在此提醒各位家長,對于和孩子的有效溝通,要重視但不要畏難。
家長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1、尊重孩子的個性
每個孩子的性格和興趣都不同,有的孩子喜歡說話,有的孩子則比較內向。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不要強迫孩子說話,而是要在自然的環境中給孩子創造說話的機會和氛圍。
2、創造良好的溝通氛圍
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同時,家長要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的叛逆和抗拒,避免因為情緒激動而與孩子發生沖突。
3、將心比心,溫情溝通
這個時候不會像小學生一樣聽話,家長要理解。將心比心,大家都是過來人。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的否定。孩子不贊同你的良好建議也不要苦悶,發火。在溝通上做到平等對待,認真傾聽,多提供實效有用的方法,少說空大的話,讓孩子只明白道理,卻又無處著實。從小處著手,微處做起,幫助孩子,溝通自然會很順利。
4、采用多元化的溝通方式
除了面對面的交流外,家長還可以通過電話、短信、社交媒體等多種方式與孩子保持聯系,了解孩子的生活動態。這樣既能讓家長及時掌握孩子的狀況,也有助于增進彼此的感情。
5、定期進行家庭會議
家長可以每周或每月舉行一次家庭會議,邀請孩子參加,共同討論家庭事務、學習計劃等。這樣既能提高孩子的參與度,也能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凝聚力。
青春期的孩子拒絕和家長溝通的原因有哪些?
1、尋求獨立
跟著孩子的生長,步入了青春期,他們所遇見的人、觸摸的事越來越廣,有了一定閱歷的他們開始有自己的主意,尋求獨立、尋求自我,不愿意成為爸爸媽媽的隸屬,凡事都遵從爸爸媽媽意思的“牽線木偶”。由此關于爸爸媽媽的長篇大論式的說教與啰嗦就會發生排斥。
2、爸爸媽媽過于嚴厲
溫和寬容的氣氛才能培育出溫文謙善的孩子,而嚴厲壓抑的環境讓孩子感覺到壓迫,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會有反抗,爸爸媽媽越是嚴厲對待孩子,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間隔就被這種嚴厲越拉越長,交流的橋梁也會被中止,甚至孩子還會“揭竿而起”,爸爸媽媽們也就“覆水難收”。
3、道理式輸出
爸爸媽媽對待孩子的一個問題點在于,總是把孩子作為孩子,以過來人的姿勢,居高臨下,長篇大論的道理向孩子輸出,沒有人喜愛被說教,即使是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孩子要聽的不是沒有感情的道理,而是需求有溫度的關懷。
家長該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1、理解青春期的特點
青春期通常發生在孩子的生活中,約在11至19歲之間,但實際時間會因個體而異。這一時期伴隨著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包括身體發育、荷爾蒙分泌增加以及自我認知的變化。了解這些特點是教育的第一步。
2、建立開放的溝通
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是理解孩子的關鍵。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使他們感到可以與你分享他們的問題和感受。不僅要傾聽,還要尊重他們的意見和觀點。這有助于建立信任,使孩子愿意向你尋求幫助和建議。
3、尊重他們的隱私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獨立性和隱私空間。盡量尊重他們的隱私,不要過分干涉他們的個人生活。這不僅有助于維護親子關系,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自主性。
4、教育他們自我管理技能
青春期是孩子學習自我管理的重要時期。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時間管理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將有助于他們建立自信和獨立性。同時,教育他們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運動和睡眠,以促進身體健康。
5、建立積極的自我身份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面臨自我認知的挑戰,因此家長需要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身份。鼓勵他們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激情,支持他們發展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同時,要提供積極的反饋,強調他們的優點和成就。
6、設定明確的規則和界限
盡管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但也需要設定明確的規則和界限。這有助于維護秩序和紀律,同時確保孩子的安全。規則應當合理和一致,并與孩子一起商討,以便他們明白規則的重要性。
上一篇: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對待
下一篇: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討厭父母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