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兒厭學的表現家長怎么辦
小青橘麻麻
2023.12.30 17:07
304瀏覽
1回答
小耳朵寶寶
不想寫作業、上課遲到、逃學都是孩子厭學會有的表現,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家長要重視起來,及時跟孩子取得良好的溝通,找到他們出現厭學的原因,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娃兒厭學的表現家長怎么辦?
1、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
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機制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家長應該盡量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變化,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家長是他們最堅實的后盾。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應該盡量避免批評和指責,而是要以理解和鼓勵為主。
2、讓學習帶給孩子更多快樂體驗。
學習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被動的、痛苦的,但也有不少學生覺得某科學起來特別有意思,一做題就不困了,甚至樂在其中。所以家長要以孩子喜歡學的科目為基礎,引導孩子也喜歡上其他科目,讓高一學生在做題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學習并不完全是枯燥無味的,如果產生出學習的快樂因子,也就不會再厭學了。
3、提供適當的學習支持。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同時也要提供適當的學習支持。例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或者為他們提供一些學習資源。
4、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包括時間管理、情緒管理等。這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5、不要對孩子提太高的要求。
家長對孩子提出的學習要求,要因人而異,不能一下子提得過高過嚴,更不能逼得太緊,否則會降低孩子學習的熱情。如果家長提出的目標超過孩子的能力,孩子就會變得焦躁不安,信心不足,潛意識中產生不滿或反抗情緒。
6、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學習是一種艱苦的智力勞動,應該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如果讓孩子整天沉在書山題海之中,大腦長期處于緊張疲勞狀態,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家長要適當安排孩子參加文體活動,聽聽音樂,看看電視,打打球等等。以此來調節孩子的身心,讓他們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到學習中去,厭學情緒就會逐步消失。
娃兒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情緒化明顯。
孩子一旦有了心理壓力,可能不會直接向父母坦白,但會通過情緒表現出來:每天早上賴床,聽到上學就心煩、情緒低落,愁眉不展,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一攤開書本就說累,有時候會頂撞父母,有時候在家抱怨老師。沒有無緣無故的情緒,當孩子在學習問題上情緒不穩定時,多半是厭學了。
2、作業拖拉,抵觸寫作業。
寫作業是孩子在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也是復習的一種方式,如果孩子開始抵觸學習以外的內容,特別是抵觸寫作業,說明開始抵觸學習,有厭學心理。
3、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愛聽講。
孩子一上課就犯困,再不然就是上課時間總想出去玩,看似認真聽課,實則“身在曹營心在漢”,心早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有時候甚至會搞小動作說悄悄話,老師在上面講,孩子在下面講。
4、總是說自己學不會。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會覺得自己什么都學不會,出現自卑的心理。孩子同時也覺得自己學習不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不會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家長在面對孩子這種情況時,要多去開導孩子,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恢復孩子的學習自信心。
上一篇:女兒在學校早戀應該怎么對他教育
下一篇:如何解決厭學情緒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