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改善孩子的粗心大意
九斤媽媽
2023.10.09 13:48
381瀏覽
1回答
小玖的寶媽
孩子如果總是粗心,確實是一個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很多家長會抱怨:我的孩子其實很聰明,只是太粗心了。那么,怎樣改善孩子的粗心大意?
怎樣改善孩子的粗心大意
1、家長放手讓孩子成長
家長應該及早開始逐步減少包辦代替,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東西,比如讓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書包,整理自己的書桌,收拾自己的房間,整理自己的衣物,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時間一長,孩子就不會粗心大意了。
2、緩解壓力,遇事不慌
當然有些情況難免被急事打的手忙腳亂,粗心大意就在所難免了,有些時候,我們家長自己做事就比較著急,遇到有壓力的事情,更容易慌張,這就很容易影響到孩子。這時候,我們面對孩子時,調慢節奏就顯得異常重要。
3、行為、性格塑造
行為好改變,性格卻比較難,除非遇到重大事件或者變故。這就需要我們從行為上面多去下功夫,逐步讓行為塑造性格。讓孩子多做一些需要耐心、精細化的事情,敢于讓孩子們實踐。
粗心會對孩子產生那些影響
1、影響學習成績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粗心,都是根據孩子的考試情況或者是作業情況來判定的。面對瑣碎的學習任務,孩子很容易出現一些“本不應該犯的”錯誤。
這種錯誤看起來根本就不像是孩子的智力原因導致的,因為這些錯誤很“低級”。
比如說,把13+6算成20,還有把“代”寫成“伐”,把a//b看成a=b。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會把孩子犯的類似錯誤歸因為孩子的粗心。
孩子一旦“粗心”,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學習成績下降,在考試中丟失了很多本不應該丟的分。
2、注意力不集中
有時候家長和老師雖然初衷是在提醒孩子不要粗心,但是因為白熊效應的存在,家長越提醒孩子不要粗心,孩子腦子里反而只有“粗心”二字比較深刻。
因此,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粗心評價,反而會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的時候注意力更加不集中,反了更多“粗心”的問題。
3、愛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
雖然很多家長為孩子的粗心而感到頭疼,但是在他們的潛意識里小,還有日常表達中,都透露出“粗心”其實不是一個大問題,孩子的本質是聰明的。
這樣的話語,在孩子看來就不會太把粗心當一回事,反而會在犯錯之后不認真反思自己的原因。
如果家長和老師總是說孩子犯錯“因為粗心罷了”,那么孩子也會在失敗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把失敗歸因為粗心,而不是冷靜下來去分析思考自己的不足,這樣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這個壞毛病貌似由來已久,總也改不掉,其實粗心只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一定能改掉!
上一篇:怎樣改掉孩子馬虎的毛病
下一篇:對付懶孩子的辦法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