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期是什么年齡
艾西兒寶寶
2023.12.20 10:40
1078瀏覽
1回答
毅菡寶媽
孩子叛逆是父母最頭疼和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其實,父母不明白的是,叛逆的孩子都是在成長的。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會表現出不同的叛逆行為。如果父母能夠了解這些行為背后的心理需求,或許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孩子的叛逆期是什么年齡?
第一,第一次叛逆:2-3歲。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階段發生在2至3歲之間,這是從嬰兒到幼兒的過渡。英語中有一個詞叫做“Terrible Two”,翻譯過來就是“可怕的兩歲”。兩歲前,孩子是一個只會聽從大人指揮的小天使,但兩歲后,隨時都會變成憤怒的小鳥,愛和父母對著干,自己還是有很多小點子,總是力圖實現自己的點子,為一點點的事情發脾氣等等。面對不聽話難纏的兩歲孩子,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有的責怪說教,重拳出擊。其實,兩歲是一個轉折點,所有叛逆的孩子都在長大,有獨立自主的意識,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在孩子第一次叛逆:2-3歲時,父母應該怎么做?
(1)不要正面回應孩子的不合理行為。
當孩子因為自己的要求或欲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哭泣時,父母千萬不要心疼投降,而是要溫柔堅定地堅持自己的原則,愛孩子但絕不溺愛孩子。因為一旦孩子們將哭泣與成人滿足他們的需求聯系起來,相信哭泣會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他們就會把哭泣變成一種手段。
(2)鼓勵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在這個階段,孩子很快就會進入三歲,這是獨立的開始。孩子跨過這個階段,會在心理上抗拒、焦慮、經常發脾氣,口頭攻擊父母,比如說“壞媽媽”,甚至會扔玩具、咬人、打人。家長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要知道一切都是因為孩子的情緒失落,而不是孩子的真實想法。然后幫助孩子化解負面情緒,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孩子明白什么是生氣,什么是悲傷,什么是開心。當他們生氣時,說“我很生氣”,而不是使用身體或語言攻擊。
(3)鼓勵獨立自主。
兩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形成自我意識,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他們想做自己的主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父母不要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和指揮孩子,而是在允許的空間里,鼓勵孩子去探索,自己做決定。例如,孩子可以選擇穿什么和吃什么,然后自己吃和穿。
第二,第二次叛逆:7至9歲。
7-9歲,是孩子從幼兒過渡到少年階段。
強烈的叛逆心理是這個階段孩子的普遍現象,他們臥床不起、不收拾房間、挑食、做功課拖、看電視漫不經心、愛與父母對立等。這是因為他們進入學校后學到了很多知識,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他們渴望擺脫父母的控制,而他們的父母總是控制他。
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孩子,和孩子商量事情,用細心、耐心、愛心和一些聰明的技能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做更好的自己。
在第二次叛逆:7至9歲的孩子,父母應該怎么做?
(1)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
7-9歲是孩子愛玩的階段,如果父母過分限制,孩子覺得不自由,第一反應就是和父母反抗,或者頂嘴,大喊,你不讓我做的事情我更喜歡做,或是沉默用冷暴力來對抗父母的權威。這樣,只會讓親子關系惡化,讓親子溝通更加困難。因此,家長不要過分限制孩子愛玩的天性和自由,在操縱范圍內給予孩子相對的自由。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培養學習興趣方面,有一些技巧。比如,孩子缺乏學習的熱情,家長可以和孩子溫柔地討論未來,用夢想點燃學習的熱情;孩子不愛讀書,家長除了要做好榜樣,還要經常帶這孩子去書店、圖書館、博物館;孩子考試不及格,家長先不要郁悶,耐心安慰孩子;孩子有小進步,家長不要吝嗇表揚……
(3)民主,而不是權威。
7到9歲的孩子已經學會了獨立思考,是時候讓家長嘗試逐漸給孩子自主權了,家里的事情或者孩子自己的事情,不妨和孩子討論一下。
第三,叛逆的第三階段:12-15歲的青春期。
從青春期開始,男孩和女孩都被一種強大的力量所支配和控制,這種力量極大地改變了他們的思維和行為。這使他們像有角的小馬,固執和多刺,以自我為中心和易怒,喜怒無常和不聽話,而這種力量就是荷爾蒙。
科學家發現,青少年情緒起伏較大,因為荷爾蒙使大腦中控制情緒的部分別活躍。額葉是理性決策大腦的頭部,一般要到20到25歲才會成熟。因此,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容易被荷爾蒙折騰而變得不確定,額葉成熟晚不能出來控制局面,使孩子整個人顯得沖動和不理智。如果家長強行管教,不僅起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讓孩子產生很強的心理抵抗力。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少點責備,多點理解,多點耐心和寬容。
與青春期兒童建立良好關系的最佳方式是平等和尊重。家長要努力與孩子站在同一邊,保持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順暢。為您的孩子留出一些空間,不要過多干涉或闖入。父母必須記住,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上一篇:如何引導叛逆期的高中生孩子
下一篇:10歲的女孩叛逆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