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厭學孩子該怎么開導
小糖果丫丫
2023.12.19 10:40
583瀏覽
1回答
含含媽媽
案例:一個山西的家庭,前段時間來咨詢,父親是政府職員,母親是一位小學的老師,兒子今年讀初一,根據父母的描述,說孩子小學的時候成績還是可以的,到了初中之后,開始出現厭學的情緒,問孩子為什么?孩子說就是不想上學,一看見學校就很煩,父母也百思不得其解,現在年紀還小,才初一就不想上學,往后怎么辦?
對于厭學孩子該怎么開導
1、定期召開家長會議
父母可以和家里的人溝通,每周召開一次家庭會議,讓孩子參與進來,明確告訴孩子,從今天開始,每周進行一次家庭會議,平等的讓每一位家庭成員參與進來,享受到家庭的關愛,同時也為家庭的和諧,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2、心態的改變
有些家庭,爸爸或者媽媽自己脾氣就很暴躁,一遇到問題,不是想著怎么去解決,而是先暴跳如雷的發一頓脾氣,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學習很好,也會受到影響的,所以想要孩子在學習上有良好的成績,首先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則,做好自己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3、讓孩子看到父母臉上的笑容
有一個孩子進入初一之后,鼻炎開始發作,有時候遇到冷空氣,鼻子就難受的不行,有時候還會疼痛,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孩子無法專心的學習,作為父母卻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忽視了孩子自身的健康問題,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和父母對抗,所以想讓孩子好好學習,首先父母自己就要做好,當你積極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時候,影響孩子的也是積極的心態,當你滿臉微笑的面對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會回以微笑,學習也是一樣的。
4、改變對孩子說話的口吻
父母要承認孩子已經長大的事實,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就要用平等,商量的語氣和孩子交流,比如孩子對手機比較迷戀,在吃飯的時候,你可以問孩子,吃完飯后,你選擇先玩手機游戲,還是先寫今天的作業呢?或者你還有什么好的做法可以兩者兼顧呢?這樣說話讓孩子會感覺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見,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孩子厭學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一:家長干擾太多,造成逆反心理
一會兒說,“這題你做對了嗎?怎么那不仔細。”一會兒又說,“怎么那么磨蹭啊,你想什么呢你。”一會兒還說,“你這腦子里裝的是什么啊,這都教你多少遍了,還錯。”如果家長連續說三天,孩子肯定有逆反心理,家長的干擾不僅阻礙了孩子的學習,還影響了親子關系。
原因二:學習動力不足
有一類孩子,放學回家之后就一個姿勢,往沙發上一趟,拿著手機就開始玩,甭說幫父母做點家務,連自己的事都是能不做就不做,就一個字,“懶”,真是懶。
家長也是沒轍,從小就沒教過孩子獨立,所以造成了現在孩子內在學習力不夠,從生活到學習,能偷懶就偷懶,能糊弄就糊弄,家長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
原因三:就是不喜歡
一個孩子從出生之后,其實就是有學習的興趣的,在成長發育過程中,孩子的每一項技能都是通過探索學習而獲得的,但由于父母的種種做法,影響并阻礙了孩子學習的本能。最后孩子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沒興趣就會不認真學,不學導致成績差,成績不好更沒興趣,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