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孩子沉迷游戲叛逆怎么辦
玥寶大寶貝
2023.12.17 17:03
453瀏覽
2回答
鑫欣倆寶
高三,學習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沉迷游戲對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學習方面,很多高三孩子就是因為沉迷游戲與自己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有的甚至連大學都沒有考上。因此當家長發現孩子有沉迷游戲的跡象時,一定要及時做好引導,但是在引導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方式,高三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很強的,方式不對,只會加重他們對游戲的沉迷。
18歲孩子沉迷游戲叛逆怎么辦?
一、家長多和孩子溝通。
孩子沉迷游戲是很常見的,當看到孩子玩游戲時,家長不要一味地指責,應該和孩子多溝通,了解其內心需求,增加彼此的信任。在他們提出玩游戲的要求時,也不要一味的堵塞,這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是一樣的。
二、對孩子正確的引導。
引導總是要比教導更有效,強制禁止孩子玩游戲,會對孩子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因為孩子在玩游戲時心情是愉悅的,家長破壞了孩子這種美好的心情,自然會受到孩子的抵觸,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既然禁止不了,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做些約定加以限制,如設定時間讓他在規定時間內玩,這樣溝通起來就比較容易。
三、讓孩子明白沉迷游戲的危害。
家長可以教育孩子認識到網絡游戲的弊端。告訴孩子沉迷網絡游戲不僅傷害身體,還會使人意志消沉,給個人成長帶來巨大負面影響。家長可以給孩子轉發一些報道沉迷游戲的新聞。
四、親子陪伴。
孩子的叛逆或者沉迷游戲行為其實也是在引起家長的注意,但家長往往忽視了自己,于是他們便會在游戲中尋找寄托。家長不陪著孩子,也別管孩子該做什么了,所以只要家長肯抽出一些時間來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逛街、看電影,談談人生理想,讓他明白家長是在乎他的,那么孩子哪里還有心思,哪里還有時間沉溺在游戲中啊。
五、尋找其他的東西去替代游戲。
這是個很實用的方法,孩子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總是不好的,家長可以用其他的新事物去轉移孩子對游戲的注意力,比如,讓孩子去養一只自己喜歡的動物,孩子在養寵物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愛心,還可以促進親子關系。
六、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有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重視,所以只能在虛擬世界里尋求快感,以得到滿足。那么面對這類孩子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答案是家長朋友們要學會慢慢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要知道,每個孩子身上都有或大或小的長處,有的孩子可能對色彩的敏感度特別出色,那么你可以將孩子慢慢往畫畫這方面引導,對孩子的閃光點盡量多鼓勵,少批評。
七、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
教育孩子不是言傳而是身教,我們思考一下,如果我們自己在那里邊刷視頻,邊看新聞玩手機,那么我們還希望我們的孩子不玩手機去認真努力的學習,本身這一件事情就是矛盾的。所以呢,我們的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自己先創造一個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環境,有了這個環境的支撐,孩子在這樣環境的影響下,自然也會喜歡上學習看書之類的。
八、創造機會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只是我們沒有挖掘出來,家長和孩子一起通過實踐發現孩子的興趣點,跳舞、音樂、書法等等。家長帶孩子一起參加活動,體育鍛煉,爬山鍛煉,勞動體驗,讀書互動,通過活動鍛煉轉移注意力,發現孩子想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自己喜歡的事情做。
18歲孩子沉迷游戲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一、游戲中有和自己“同病相憐”的人。
孩子心中有太多不滿,卻又不敢向身邊的人傾訴,而游戲當中的人大家都互相不認識,向他們發發牢騷也可以發泄自己的不滿。而孩子在游戲中遇到了一個和自己有相同“遭遇”的人,在游戲中互相傾訴,變得無話不談,游戲也只是變成他們之間的媒介,重要的是他們之間的“惺惺相惜”。
二、游戲當中可以體現個人英雄主義。
孩子叛逆的主要原因是得不到外界的尊重,在游戲中卻不會被這樣對待,這里完全是以實力說話,如果你對游戲有獨到的見解,有可能會闖出自己的天地,獲得他人的尊重,正好彌補了孩子在現實當中的缺失。
三、游戲中發泄自己的不滿。
當孩子在現實當中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后,心中便會產生不滿,而不敢在父母面前表現或發泄出來,于是需要一個發泄情緒的媒體,游戲當中的場景正好就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他們可以去打怪,找人PK,將不滿發泄在這上面。
四、缺少自律能力,很難戒掉。
孩子自己也知道經常玩游戲是不對的,可就是自控能力薄弱。他們想要遠離游戲,可那些新鮮刺激的游戲就像長了手一般,一次次把他們拉向深淵。
上一篇:小孩上課不專心愛搞小動作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對應方法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