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嚴格的管教對孩子的影響
小鬧斧的麻麻
2023.12.15 16:02
382瀏覽
1回答
小玖的寶媽
過于嚴厲的管教,情緒不穩定,動輒吼叫打罵、指責打擊、嘲諷挖苦,會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的深淵,缺乏安全感,迷茫、無所適從。這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所以,如果各位家長自認為自己有這樣的行為,請抓緊時間進行自我改正,多學習一些專業的家庭教育知識,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能夠茁壯成長。
家長嚴格的管教對孩子的影響
1、限制孩子的自由發揮
父母過于嚴格的教育,會讓孩子做一些事情或者一些決定的時候,顧慮太多,甚至是放棄自己的決定,這樣會限制孩子的自由發揮,不利于孩子自我能力的展示。
2、影響孩子的心理
長期高壓環境下生長的孩子,會存在一種心理上的陰影,甚至會產生心理障礙,出現心理疾病。
3、影響孩子優良個性和品質的形成
如果家長過于嚴厲,則可能會使孩子具有較多的依賴性,缺乏自信和進取心,同時難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道德品質方面的發展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4、孩子與父母關系不親密
由于家長的過于嚴格的教育,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一種拘束,在父母的面前永遠保持乖巧的形象,無法和正常的家庭關系那樣親密。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樣的
1、樹立榜樣
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范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2、環境熏陶
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3、尊重孩子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小孩子也一樣,不要以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4、及時鼓勵
教育孩子時要及時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孩子變得更大膽自信,而不是總是對孩子說教。
5、當一個合格的陪練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句話家長都聽過,但如何陪伴呢?可能就不知道了,其實陪伴很好理解,相陪作伴的人,這不主角而是配角,也就是好的陪伴,其實就是做一個合格陪練,想想運動員身邊的陪練就能理解了。所以,做陪練也不容易,要學習的更多。
6、指導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孩子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孩子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7、重視素質培養
在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他們的素質培養,這也包括生理和心理素質。家長們平時應該多陪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等……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8、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家長要教導孩子自己該如何正確面對挫折和問題。同時家長也要教導孩子關懷他人,快樂的孩子需要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家庭教育的誤區
1、父母間的教育觀念不統一
大多數爸爸媽媽,雙方在教育孩子的觀念上或多或少都存在分歧。由于缺乏溝通,許多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固執己見,他們甚至在孩子面前公開爭吵。這種現象的直接危害是:讓孩子感到不安全和不知所措。
2、對孩子過度表揚或批評
適當的表揚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受快樂教育理論影響的家長往往喜歡沒原則表揚孩子。結果,孩子們缺乏自我意識,高估了對他人的評價,希望他們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得到表揚,否則他們會拒絕去做。
3、對孩子過分保護和盲目扼殺
有些家長包辦一切,拒絕讓他們孩子能做的任何事。這種過度的保護導致兒童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就,變得不自信,性格優柔寡斷,甚至缺乏責任感。
另外,有些父母總是主觀地否認自己孩子的言行,總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做比較,甚至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從長遠來看,孩子們的熱情和信心會被盲目扼殺,使孩子們感到非常無能,自尊心和自信會被無情地摧毀。
4、家長太過民主
許多家長非常重視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無論什么大事小事,都希望得到孩子的認可。結果孩子道理沒學會,先被慣壞了。原因是孩子們(尤其是年輕人)缺乏足夠的經驗和判斷力,他們需要在生活的許多方面依靠父母的指導。如果父母過于民主,他們很容易溺愛孩子,使孩子變得頑固、任性和為所欲為。
上一篇:孩子不聽話是媽媽沒管教好嗎
下一篇:小孩不聽話怎么管教14歲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