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叛逆 家長該怎么辦
小月媽媽
2023.12.15 17:47
447瀏覽
2回答
元氣滿滿的函函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尤其是步入叛逆期之后,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還愛跟自己唱反調。叛逆是孩子成長過程出現的正常現象,孩子是往與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還是背道而馳,關鍵是父母所采取的方式,用錯了方式,只會讓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采取何種方式,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很關鍵。
孩子為什么叛逆?
一、反復嘮叨引起厭煩。
有些家長確實是為了孩子好,擔心孩子的身體和學習,又唯恐孩子不聽,所以就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去說孩子,孩子不愿意聽,但凡抱怨一句,就會被家長指責不懂事、不體諒家長。這樣的嘮叨會使孩子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覺得家庭、家長很壓抑,就會產生想要遠離家長的想法。為了避免家長的反復嘮叨,孩子還可能會拒絕與家長溝通,產生逆反心理。
二、渴望獨立。
青少年階段是介于成人和兒童之間特殊時期。這個階段會促使孩子想要改變現狀的動力激增。渴望獨立的沖動會使他們對規則產生越來越多的反抗,也不再聽從父母的話了。
三、缺乏一定的溝通和交流。
很多家長工作比較繁忙,直接把孩子扔給家中老人帶,給孩子缺乏一定的感情溝通。家長不尊重孩子,勢必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因此應以沉默和粗暴來對待父母。
四、家長太嚴厲。
嚴師出高徒,這種教育方式深入民心,當孩子做錯事情時,很多家長會通過體罰的方式教育,根本不會考慮他們的自尊心。在眾人面前揭露孩子的短處,甚至會挖苦或諷刺他人,從而讓孩子出現逆反心理。
五、同伴影響。
青少年的孩子更重視同伴群體的意見,這樣做可以使他們成為這些群體的一份子。即使父母反對的情況下,他們也想做一些事情來取悅同齡人。
孩子叛逆家長該怎么辦?
1、嘗試現代化教育手段。
以前,常有“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黃荊條下出好人”等家訓,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家長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和創新,改變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單純依靠拳頭,要做有理念有素養的家長。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順利的渡過叛逆期。
2、注意表達情緒和態度。
家長要想讓孩子順利地度過叛逆期,在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和表達態度,因為此時孩子的內心是比較敏感的,任何不耐煩或不滿意的情緒都可能會使他們的心靈受傷,不能使他們平穩地度過叛逆期。
3、加強親子間的情感交流。
無論工作再忙家長也要抽出時間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與情感交流,以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對于不利于孩子成長的觀念、思想要積極引導,建議不要采取說教的方式,應以平等對話的方式進行溝通。陪伴孩子參加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在活動中形成良性的親子互動,用知心朋友的態度與孩子談談活動中的感受等。
4、尊重孩子的意見和不同看法。
屬于青春期的孩子逆反性是非常強的,總是和父母對著干,父母越是糾結,他們內心越沾沾自喜。實際上,此時的家長不妨給予他們一定的自由權,尊重他們的意見和想法,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于父母的支持,才能讓他們在迷茫的青春期中有更多的嘗試,避免更大錯誤的產生。
5、讓孩子多與外界的美好事物接觸。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證我們的孩子有盡可能多的機會去感受事物的美,比如多旅行、多欣賞大自然、多參與增加一些社會活動,孩子既能在年輕時獲得更多的經驗,又能讓孩子更自信、更充實、得到更多的鍛煉,此時孩子的身心會非常的愉悅放松。
6、給孩子犯錯的空間。
孩子都是在一次次犯錯中才能得到成長,父母不要因為害怕看到孩子犯錯而總是限制孩子,要允許孩子犯錯,并且讓孩子懂得錯誤行為所帶來的后果,才能使孩子學會更多的經驗教訓。比如塊遲到了孩子仍然磨磨蹭蹭,父母就不要再繼續催促,完全可以讓孩子遲到一次,被老師批評還耽誤了學習,孩子以后自然能學會管理時間。
7、樹立榜樣。
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教育孩子也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并且做事要有原則,尤其是對孩子的任何要求,不可以無條件滿足,如果不加辨別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會越來越放肆。
8、營造和諧的環境。
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父母要盡可能使家庭營造出更濃郁和和諧的氛圍,只有這樣,才能舒緩他們的叛逆心,也能避免他們做出不適的決定,在很大程度上,和諧家庭中的孩子叛逆期相對也會更短。
上一篇:16歲女兒叛逆期嚴重怎么辦
下一篇:父母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