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和表現
小玖的寶媽
2023.12.13 11:46
450瀏覽
1回答
小月亮媽咪
對于中學生而言,逆反是正常的心理現象,是孩子在成長中必須經歷的階段,是自我意識和獨立精神的外在表現,它既有消極的影響,也不乏積極意義,所以,家長作為教育者,就要消除這些消極影響,促進那些積極的方面,讓孩子往正向發展。
中學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家長的過度嘮叨
其實愛嘮叨好像是每個媽媽特有的技能,但是適當的嘮叨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愛的體現,但是一旦超過那個度,就會讓孩子很煩。比如在孩子小時候嘮叨孩子多向xx學習、別和壞孩子玩兒,長大了嘮叨應該做什么工作等等。孩子聽多了會產生厭煩心理,認為你是在干預他的生活。
2、家庭因素
有些家長凡事不跟孩子溝通,覺得孩子既然是自己生的,就要無條件的聽自己的話,這樣孩子就會對家長的教育方式產生極大的反感和抵觸情緒,因此出現產生叛逆的心理。還有的家庭中家長長期存在分歧,經常爭吵,這樣就會讓孩子產生焦慮的情緒,經常心神不寧,因此平時表現的比較叛逆。
3、青春期心理特點導致
青春期正處于心理上的“斷奶期”,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漸增強,會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喜歡大人把他們當做小孩,因此會顯得比較叛逆。
4、孩子自尊心過強
自尊心是一種嚴格要求自己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積極心理,缺乏它就會缺乏自我要求和上進心。但過度自尊往往會形成逆反心理。
中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1、不和父母溝通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們在心理上是非常焦躁的,尤其是面對父母時,不管看什么事情都不順眼,并不是他們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而是他們希望和父母保持同等的姿態,他們固執地認為:自己已經是成人,并不需要父母不斷地督促和管教,應該被尊重。然而這并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所以他們采取抵觸和不溝通的態度面對父母。
2、厭學棄學
厭學棄學這種情況在中學生中是比較多的,尖子生越讀越想讀,基礎不好的孩子一進初中,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明顯,最后直接逃學不去學校了,家里的孩子如果有這種情況也是比較糟心的。
3、對抗父母
青春期孩子叛逆行為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無視父母,不尊重父母,有的叛逆嚴重的孩子還會有打罵父母、頂撞父母的行為。如果父母把孩子慣到這種地步,只能尋求他人來解決,父母是解決不了的。
中學生逆反心理怎么引導?
1、給彼此空間
對家長來說,當孩子處于青春敏感期和叛逆期時,不妨適當地退出他們的生活,給孩子足夠的尊重,但是前提一定要對孩子進行充足的性教育,讓他們知道人生中情感,友情,事業,家庭的不同,相信此時的他們,能通過自己,已經健全的世界觀做出充分的判斷。
2、保持平等的姿態
家長對待叛逆期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保持平等的姿態,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是被重視的,只有這樣他們才愿意和父母溝通,而良好的溝通是解決青春叛逆期所有問題最重要的途徑。
3、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成熟。做為父母要肯定孩子擁有自己完整的人格。如果不尊重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就會拒絕和你溝通。所以,多鼓勵孩子、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是每一位家長都應該學好的功課。
4、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
接觸大自然,人老在一個老封閉的空間里,心理壓抑,尤其正處于成長期的孩子,會加重他們的逆反心理,走出去,讓大自然的空間緩解他們的壓抑。
5、父母要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發展
不要和孩子較勁,不翻舊賬,不揭孩子的短,及時表揚和肯定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作好孩子成長航程中的舵手,使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
上一篇:男孩上初二叛逆特別強怎么辦
下一篇:青少年厭學的表現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