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對親情冷漠
家有倆寶
2023.10.07 14:20
539瀏覽
1回答
簡單小蝸牛
有時候父母們發現自己好像對孩子也沒有過多的忽視,但是孩子卻變得越來越冷漠了,這就讓父母們非常的焦急,那么,青春期孩子對親情冷漠怎么辦?
青春期孩子對親情冷漠怎么辦
1、良好習慣的培養
孩子的任性、無理取鬧之所以令家長哭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提出的一些要求盡管不合理但卻有可能實現,使得父母有選擇的余地,這些要求其實并不是父母完全做不到的,只是會比較為難。
如果家長能夠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律、守信、明理的人,自然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孩子不會隨便提出一些無理要求。
對于孩子的一些壞習慣,家長必須堅決糾正,溺愛不會讓孩子學會感恩,只會加重孩子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的扭曲,甚至漸漸覺得本來就該如此,由此變得冷漠無情。
2、規矩意識的樹立
習慣雖然是內在動力,但作為外在約束的規矩也不能少。
家長給孩子樹立規矩意識,讓孩子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讓孩子對于規矩有一個最起碼的忌憚,這樣孩子在想要提出不合理要求時能自己先想一想,不會太過放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循規蹈矩的孩子或許少了點靈性,但至少不會缺了人性。
3、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有些家長太過溺愛孩子,當孩子提出要求后就會不假思索地想辦法去滿足,家長自以為孩子會明白自己的辛苦、會感謝自己,殊不知孩子卻會把這當做理所當然天經地義,毫無感恩之心。
長此以往,孩子的要求會越來越無理,也不會懂得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孝順,甚至會逐漸變得冷漠無情,因此,家長要在一開始就徹底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不能過度溺愛。
孩子為何越來越冷漠
1、溺愛
事實上過于去溺愛孩子對孩子并不見得是一件好事,這樣的做法容易讓孩子失去付出愛的能力,他會自然的覺得父母這樣做事應該的,如果什么事情都順著孩子的欲望去做的話,孩子就習慣于接受,而不懂得去付出。
這對于孩子將來所要面對的人際交往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不要過于去溺愛孩子,要讓孩子懂得去付出,懂得去感恩。
2、缺乏交流
孩子從小的時候就卻反跟孩子的溝通交流,家長跟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很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很少,當孩子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就無法建立良性的關系,導致孩子對于父母越來越抵觸。
當孩子感受不到關愛,自然也就容易疏遠父母,所以說溝通很重要,家長應該重視跟孩子的情感教育。
3、批判孩子
很多家長總是采用批判自己的孩子,比如嘲笑、漠視、嘮叨、對孩子的指責,總是責怪這里做不好,那里也做不好,不夠接納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沒有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總是逼著孩子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久而久之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孩子容易變得冷漠。
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隨時關注孩子的成長心理,當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才能及時加以解決。孩子的冷漠心理對孩子未來的生活是非常不利的,在發現孩子有冷漠心理時,家長可以參考以上的方法來應對。
上一篇:青春期孩子很冷漠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青春期的孩子自私冷漠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