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和父母說話該怎么辦
小小馨欣兒吖
2023.12.07 13:34
361瀏覽
1回答
宸熙宇媽媽
溝通是兩個平等主體之間才能進行的,本質上是對對方內心的想法的探尋。但是很多家長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命令和要求孩子做事,以至于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因此,需要各位家長注意的是,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平等,這樣孩子才會愿意和你說話。
孩子不和父母說話該怎么辦?
1、尊重并理解孩子
當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交流的時候,那可能是彼此之間出現了問題。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必須以理解、尊重孩子為前提,否則就會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不要再凌駕于孩子之上,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給他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愛孩子,就得理解并尊重孩子。
2、多些積極的傾聽
什么叫傾聽?就是只聽不說,不輕易打斷,不隨意評判,不批評孩子的想法,不斷用非語言回應互動。溝通過程中,最難的不是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傾聽對方的想法。家長要做到這一點。
3、注意說話語氣
孩子很小,他們的言行舉止很大程度是受到父母影響的。若孩子不愿意溝通時,不要用負面意義的語氣和孩子溝通,比如指揮、命令、警告、威脅、責備、謾罵等等,即使你說的再有道理,如果語氣不對,孩子一句都聽不進去,還會越來越反感。
4、制造親子談心機會
制造親子談話機會,會更加有利于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具體就是需要建立起家人時常溝通的習慣,多跟孩子接觸,關注他最近有什么愛好,什么煩惱,跟某個朋友關系如何,多和他聊聊對生活中各種事情的理解,聽他訴說等等。簡言之,日常多相處,拉近彼此機會,引導正面積極的溝通交流。
5、多用接納性的語言
聊天時,孩子需要的是父母了解他的感覺,接納他的感受,并給予認同和支持。當孩子覺得自己被父母了解,他們的負面以及敵對情緒就會減輕,也才更愿意和父母繼續聊下去。
孩子不和父母說話的原因:
1、父母不能理解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父母可以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想法,被父母理解后才愿意與之溝通、交流。在生活中,父母總是會給孩子強行灌注自己的思想、講一堆大理,而孩子感到被訓斥和指責后,便會拒絕與父母溝通。
2、家長總喜歡替孩子做決定
有很多家長或多或少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喜歡幫孩子做決定,總以為孩子還小,就很少會注重小孩子的感受。這樣一來會讓孩子感覺到ta的自主權受到侵害,更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僅不愿意與你溝通,更想掙脫家長的“管制”。
3、孩子根本沒有溝通的機會
親子之間溝通是雙向的,但有些父母和孩子溝通時,往往處于高高在上的態度。讓孩子閉嘴,打斷孩子說話。不是孩子不想溝通,而是沒被家長允許。
上一篇:跟孩子溝通問題孩子不說話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不愿意說話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